第八十一章 佛道争锋,宿命对决(1/2)
蓝凌城。
皇宫,御书房内。
在皇帝,叶择安还有云恕的辅助下,太子逐渐掌握了技巧,天子龙气的输送越发平稳。
忽然间,太子脸上浮现出怒意:
“普渡寺!真是该死!”
他已经凭借天子龙气带来的感应,感知到了镇河天王对天蓝铁骑出手。
“平心静气。”
一旁坐着的皇帝平静地开口道。
“是,父皇。”
太子低头应下。
李飞传回重要情报,说大皇子背后还有一位武圣。
此事自然引起了重视。
不过皇帝和叶择安都将怀疑目标放在了普渡寺上。
比起其余势力,佛家这个时候其实更有出手的动机。
对佛家来说,虽然朝廷已经给予了扶持,但终究是带着警惕和戒备的,不可能允许佛家发展太好。
一旦超过某个界限,百年之前的‘灭佛’事件就有可能重现!
而普渡寺如果在这个时候站出来扶大皇子上位,能拥有最大的主动权。
将来佛教变为国教也只是一句话的事!
所以从利益的角度分析,皇帝和叶择安一开始就将重点怀疑目标放在了普渡寺身上。
当然了,也同样没有放松对其余势力的监控。
最终证实,普渡寺确实参与了!
片刻后,太子眉头舒展,脸上露出得意之色。
这个时候正是玄心真君出手的时候。
当初太子奉命巡查西南七省,特意登山拜访大罗宗,和清虚真君谈全国武道交流大会改制的事。
当时太子身边就跟着上清宗的玄尘真人(详见第三卷第5章)。
在那个时候,他和上清宗就已经走得很近了,取得了宗内一部分实权人物的支持!
这次能说动玄心真君出手,离不开太子前期的铺垫。
当今天子在朝时期,对道家一直都是打压的态度。
这正好给了太子很大的余地。
等他登基,可以顺理成章地施恩于道家。
这也是当初上清宗选择支持太子的重要原因。
如今正值关键时期,如果佛家真的反了,那今后朝廷会更加依仗道家,所以玄心真君最终被说动,参与了白丰平原这一战。
“你背后有武圣支持,我也有真君站队!”
太子眼神坚毅,双手用力捧着传国玉玺,将天子龙气尽可能平稳且快速地传递出去。
乾坤颠倒五行大阵。
此阵并非道家杀伐威力最大的阵法,但绝对是难度最大的阵法之一。
正常情况下,至少需要十二件玄级法器,三件地级法器和一件天级法器才能成阵。
也就是至少需要十二位真人,四位顶级真人联手才能结成此阵。
而玄心真君却是在不惊动任何人的情况下,仅凭一己之力,翻掌之间就将大阵结成,将佛目天王锁进阵中!
佛目天王猝不及防下中招,只以佛光护体,身后佛像颠倒,正承受着大阵的镇压与洗练。
他的【万光归佛】能将他人力量度化为己用,但面对大阵中一切天地元气颠倒,错乱,甚至连空间,道则也都跟着被扭曲的情况,【万光归佛】一时间也只能自保。
饶是如此,佛目天王依然镇定,眉宇间尽是慈悲之意:
“久闻施主阵法造诣天下第一,今日得见,名不虚传。”
大阵上方,一名身穿青色道袍,头戴道冠,双眼狭长、眼神凌厉的老者凭空而立。
他就是上清宗掌教,道家三位真君之一的玄心真君。
清虚死后,道家就只剩下他和羽化宗的那位了。
“阵法天下第一?”
听到佛目天王的夸赞,玄心并无得意之色,反而自嘲一笑。
他也一直以为自己的阵法造诣天下无双,直到清虚以阵法覆盖整个明省,天子龙气结合道家气运以建立地上道国,他才知道自己这个‘阵法天下第一’的名号有多么可笑!
当初云恕以解析道则看过清虚的手笔后,就直言‘玄心阵法第一的名号该落在你身上,上清宗想和大罗宗争,实在可笑’。(详见第三卷第58章)。
玄心事后得知了这番对话,没有任何反应,因为他自问换作是自己,哪怕给他同样的天子龙气和道家气运,他也没法建立地上道国。
他和清虚是同一辈人,两人年轻时候都是道家天骄,各自代表大罗宗和上清宗有过许多明争暗斗。
等两人各自破境成为真君,登临掌教之位,一个雷法第一,一个阵法第一,更是被誉为‘道家双星耀世’!
玄心也一直暗暗和清虚较劲,想压对方一头。
却没想到最终清虚以那样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自己一直将清虚视为对手,对方却从未将他视作是对手,因为对方早就超过他了!
“清虚.”
玄心眼神幽幽,陷入回忆。
他并没有全力出手,催动大阵镇杀佛目天王。
因为他此行的目的本就不是要诛杀一位佛家的天王。
巅顶强者哪儿是那么好杀的?
只看大蓝朝前后为了杀清虚和启明这两名巅顶强者,付出了多大的代价,就知其中艰难。
杀清虚的时候。
杀启明的时候。
以及如今这白丰平原上的巅顶之战。
短短几年时间,大蓝朝的国运是急转直下,处于三个不同的层次!
国师云恕的状态同样如此,杀完清虚就已经伤到道则。
伤势未愈又杀了启明,大半条命都去了!
如今又要强撑着出手,远隔千里输送国运,还能剩下几分威能?
如果大蓝朝的国运未曾受损,云恕的状态处于巅峰。
白丰平原这一战,哪怕云恕没来,只是隔空输送国运加持,闻人正一个人带着天蓝铁骑就能以一敌三!
哪里需要他玄心帮忙?
所以玄心没打算杀人,他又不是云恕,不想把大半条命都搭在这里。
今日一战,他只要用阵法困住一位武圣,就已经完成任务了。
佛目天王从一开始就察觉到玄心没有杀意,所以才显得镇定。
“最后还是演变成佛道之争。”
佛目天王双手合十:
“不过如今大势已不在你道家,施主这次主动入局,又有几分把握?”
玄心沉默不语。
五百多年前,大蓝朝太祖皇帝征战天下,成为第一个统一中原,征服整座东大陆的皇帝。
这其中有太祖雄才伟略,英明神武的原因,也有他得了道家帮助,炼制出煞器,建立御营军的原因。
这世上的术道传承,最强,最完整的只有两家——佛家与道家。
有能力研究并且大规模炼制出煞器的,也只有佛道两家。
当初太祖之所以选择道家,而没有选择佛家,一是因为道家先一步主动派人接触过他,双方结了善缘。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当时的佛家已经很强势了,道家则相对势微。
太祖皇帝担心自己若是和佛家合作,等自己死后,宗教之权会压过王权,今后这大蓝朝恐怕会变成一座佛国!
而正因为太祖皇帝在开国之初选了与道家合作,才有了接下来道家五百多年的风光。
佛目天王口中的‘大势’,指的就是道家借了大蓝朝的势。
一绝顶,三邪魔,五真君,七武圣。
从这个称谓就能看出道家的强势,硬把‘佛陀’算作‘真君’!
而天下一共十六位巅顶强者,佛道两家加起来就有七位,占了近一半!
所以大蓝朝五百多年来看似扶持道家,实则是以道抑佛。
等到感觉道家已经太强势,当今天子登基后,又开始压制道家,甚至解除了佛家寺庙数量的限制,开始扶持佛家。
如果不出意外,接下来几百年的棋局,应该变成以佛抑道,大蓝朝继续维持平衡。
结果没想到清虚直接把棋盘给掀了.
“大罗宗封山,血恨犹在,不会出手相帮,朝廷也不放心再用大罗宗的人。”
“羽化宗向来避世,一心只在山上求仙。尘觉真君大限将至,正闭关参悟《羽化登仙经》,必然也不会在这个时候来趟这浑水。”
“道家如今唯有你上清宗能站出来,施主觉得,只凭你一家之力,能力挽狂澜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