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穿越武松,帮徒弟开创靖康盛世 > 第176章 路见不平拔刀助

第176章 路见不平拔刀助(2/2)

目录

虽是跪着,却也能看出这两个孩子卓然不群的气质。少年浓眉如墨染,朗朗双目如星,盯着正前方一瞬不霎;少女眉清目秀,如画中人走出来的一般,她双目低垂,两行珠泪垂在面颊上,让人心生怜惜。

武松等人是后来的,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扈三娘问边上一个小二打扮的道:“这位掌柜,这两个孩子跪多久了,怎地没人救?”

小二见扈三娘生的漂亮,说话又好听,低声道:“咱可不是掌柜,只是跑堂的,小娘子你可是外地来的,千万别趟这浑水,这孩子的父亲,谁都救不了!”

扈三娘见武松和石秀都凑了过来,便从衣袖里掏出块碎银,道:“我真是路过的,劳烦你讲一讲,这孩子的父亲到底惹了谁?就算当今皇上也得讲理吧。”

小二见了银子顿时喜笑颜开,他极为熟练地用两根手指将银子一夹,道:“惹了皇帝许还有活路,惹了苏州应奉局那位,就是死路一条!”

听到“苏州应奉局”,武松立刻明白,小二说的那人便是朱勔,就是他为赵佶搜罗生辰纲,致使江南百姓深受其苦。

“应奉局不是在苏州,还管江宁府的事?”扈三娘问道。

小二又解释了几句,原来苏州应奉局的手虽长,却也没有伸到江南各个州府,但是,各州府官员见朱勔借着为皇帝搜罗宝贝的名头赚得肚满肠肥,个个艳羡。因此在江南,即便应奉局没有派差,大家也都借着应奉局之名无恶不作,如果应奉局追查下来,拿钱摆平就是。

这孩子的父亲姓杨,是江宁府溧阳县的知县,他因太过耿直,带着手下衙役将江宁府派到溧阳县富户家中抢掠的兵卒打了回去。

江宁府知府大怒,依照惯例,知府对知县不满,直接上表弹劾就行,皇帝十有八九都会恩准。但杨知县是进士及第,算是天子门生,知府唯恐弹劾不准,反被杨知县反伤。于是他花重金贿赂朱勔,请他帮忙处置此事。

朱勔可不管什么进士不进士,直接下令将杨知县抓了起来,至今已有三天。这两个孩子一个是杨知县亲儿子,一个是家养的丫鬟,已经在这里跪了小半天了。

武松听了杨知县的厄运,不由得心头火起,他知道大宋官场很烂,没想到江南竟比北方还烂。身为知县,只有皇帝才有任免权,朱勔竟敢随意扣押!

“这个忙我帮了。”武松淡淡道。

石秀闻言便分开人群,伸手去拽少年手中的木板,让他意外的是,这一下居然没拽动!石秀的膂力在梁山根本排不上号,但他常年练武,寻常男子两个也不是他对手,就算这木板绑在人身上也拽得动了。

“小哥,别跪这群俗人,有人帮你了。”

少年看了看石秀,忽然转头直接看了武松一眼,武松颇为讶异,这少年显然看出石秀是自己指派去的,真是眼尖。

这时,少年想要起身却打了个踉跄,差点栽倒,他用手一撑地才稳住身子。

“你腿麻了,别急,我帮你揉一揉。”扈三娘叫彩荷和春桃上前,一个扶起男娃,一个抱起了女娃。

武松见此地人多眼杂,便叫石秀背上少年,彩荷背上少女,往津渡方向走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