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6章 定边策(2/2)
按照常规思维,战争应该是激烈的厮杀和冲锋陷阵,而不是这种看似与战斗毫不相干的表演。
“春耕阵型”的具体操作方式是让士兵们乔装成农夫,在刚刚收服的村寨外佯装耕种。
这个奇特的想法让众将们一时间摸不着头脑,但既然是萧谨腾的决策,他们也只能服从。
当最后一名斥候领命出帐时,东方的天空已微微泛起鱼肚白,黎明即将到来。萧谨腾站在沙盘前,手指轻轻摩挲着沙盘的边缘,若有所思地低语道:“西南的土地,也该染上一些稻花的香气了。”
他的话语虽然轻柔,却透露出一种坚定和决心。仿佛在他眼中,这场战争不仅仅是武力的较量,更是一场关于土地、关于生活的争夺。
时光荏苒,短短三日转瞬即逝。就在众人翘首以盼之际,傈粟族的新祭司如众人所期望的那样,携带着传说中的";镇龙镜";翩然而至。
这面神秘的镜子散发着令人心悸的光芒,仿佛蕴含着无尽的力量。
半月之后,一个惊人的消息不胫而走——彝部十三寨的女子竟然集体逃婚,毅然决然地投奔周军。
这一事件犹如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引起轩然大波。人们纷纷猜测这些女子为何会做出如此决绝的选择,而周军又将如何应对这突如其来的情况。
与此同时,瓦耶族内部的动乱也愈演愈烈。然而,这场内乱最终却以一种出人意料的方式收场。
岩坎之弟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率领半数族人归顺,使得这场纷争得以平息。这个决定不仅让瓦耶族避免了分裂的命运,也为周军增添了一股强大的力量。
对傈粟族:以巫破巫,敬其神灵
在澜沧江东岸,有一座傈僳族的寨子,寨子的门前,萧谨腾正站在那里,他的身后是一群身着铠甲、手持利刃的军士。
萧谨腾面色凝重地看着眼前的寨子,然后他挥了挥手,示意军士们卸下身上的铠甲,放下手中的兵器。
军士们虽然有些疑惑,但还是迅速地执行了命令。
萧谨腾亲自捧着三丈长的白麻布,缓缓地走向寨子中央的祭坛。
那白麻布上,用朱砂画满了密密麻麻的线条,仔细一看,竟是《黄帝内经》中的经络图。
而这白麻布所正对着的,正是寨子中那座名为“药神崖”的山崖上的古老壁画。
萧谨腾将白麻布平铺在祭坛上,然后他深吸一口气,对着寨子中的傈僳族人高声说道:“汉家医祖与贵部药神同源!”
他的声音在山谷中回荡,引得寨子里的傈僳族人纷纷走出家门,聚集到祭坛周围。
这时,一名傈僳族的巫医走上前来,他手中拿着一只巨大的蜈蚣,那蜈蚣通体漆黑,足有一尺多长,看起来十分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