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现状(2/2)
不是没有人吃过人肉,而是那些人大多也都是在绝境里了,不吃就活不下去,可是就算如此他们还是内心很是抗拒的。
而如今他们并没有进入绝境,但是整个山谷四万多人的尸体,因为大火被烤熟和烧熟,那阵阵飘香的肉香,不知道也就罢了,知道后,那一瞬间自己心底的那股反感,直接就是放大了无数倍。
而也因为这种反感被放大了无数倍,才导致他们生理以及心理上的反应,最直接的方式就是跟他们刚刚那样,直接呕吐不止。
整个营地六万人,在薛仁贵和罗飞一个多时辰的努力下,总算是将所有人都给激励起来,而后他们毫不迟疑,直接就是选择撤离这里,来一个眼不见心不烦。
本来薛仁贵是打算后撤一点距离,然后就扎营的,可是手下的锦衣卫以及罗飞手下的将士,一个个都根本不想在这附近待着了。
而且更要命的是,他们很饿很饿了,但是一个人都吃不下东西,就是喝口水也会干呕半天,因此薛仁贵
干脆直接大军开拔,回到了之前来到幽州的驻扎地。
罗飞回到了幽州城,将一切如实汇报给了罗艺,虽然就算他不汇报,罗艺也知道的差不多。
毕竟昨晚那么大的火光,就是在幽州城里也能看到,并且当时幽州城的百姓发现后,还以为是走水了,差点组织人去救火。
还好的是昨夜值守的将领,乃是罗艺的心腹,他知道那边是山贼的驻扎地,并且叶晨他们去对付山贼了,那火光应该是叶晨他们攻打山贼造成的。
于是他百般劝说,最后还是搬出了叶晨的身份,这才安抚住了这些百姓。
没办法,叶晨如今的名声,在这边境特别是三洲之地,那是真的比之李二还好使,毕竟是叶晨解决了突厥,让他们过上了安慰日子,他们相信,一切关于叶晨的事情,那肯定都是好的。
不过此时听见罗飞的详细汇报后,罗艺还是感觉有些感慨,因为按照罗飞所言,这一切都是薛仁贵做的,叶晨都没有出手。
对此罗艺不禁感叹,叶晨果然不是常人,自己身边带的一个普通无名之人,现在也是表现出不菲的军事才能。
再到之后罗飞讲到,因为大火的焚烧,那满山的香味,导致所有人都呕吐不止,差点一个个没虚脱在那里后,罗艺再次神情变得古怪起来。
他都可以想象到,那四万多人的尸体同时被烧熟,那味道……
不敢想了,不敢了,罗艺只感觉自己胃里那是翻江倒海,再想下去他估计也要呕吐起来了。
……
幽州离长安一千多公里,叶晨在第二天一大早就安排人提前传回战报。
而在古代传送军情的话,分四百里加急,六百里加急,八百里加急,意思是一天的传送速度。
古代的八百里,大概是后世的四百里,也就是说,叶晨他们回长安,按每日行军四百里算,十日便可回到长安。
不过这显然是快马加鞭,急行军的情况下,现在叶晨打了胜仗,又没什么可急的,自然是不需要急行军,所以他慢悠悠得回去,差不多需要十三四天的样子。
至于军情战报,早就八百里加急送往了长安,按照他们快马加鞭的速度,也就七天左右就倒了长安。
叶晨离开幽州已经十天了,按照路程估算,顶多再有三天就能够赶回长安,这速度也是不算慢了其实。
而长安也确实是在三天前就得到了叶晨传回来的战报,并且还是李二在上朝的时候亲子接过传信兵手里的战报的。
犹还记得,那日李二正在和大臣们议事,忽的大殿外传来一阵呼喊声:“捷报,捷报,大捷啊!”
顿时满朝文武以及李二,听见这个声音后,都是一脸懵逼,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全都一脸问号。
捷报,哪里来的捷报,大唐现在还有哪里在打仗吗?
李二也是一时之间有些发懵,甚至有些怀疑是不是听错了,不过很快,一名小宫人
就从外边小跑了进来。
这人一进殿,便惊喜交加的喊道:“陛下,大喜,大喜啊,冠军侯派人传回战报,天下间的乱贼已经全部平定!”
若不是这小太监提醒,李二都差点忘了,大唐如今的确是没有什么战争,但是叶晨可是出去平乱了啊。
既然是平乱,那么也肯定要打仗,那打赢了不就是大捷吗。
李二反应过来,那些百官自然也是反应过来了,不过他们还是觉得不可思议。
要知道,叶晨出发后直接奔着东阳郡而去,而后用了两天就把东阳郡那边的乱贼解决了,随后便是向着幽州而去。
而若是现在大捷传来,那么根据时间推断,叶晨在幽州那边,又是只用来两天就解决了乱贼。
这实在是让他们难以接受,东阳郡那边也就算了,加起来也就两万多的乱贼,而幽州那边却是不一样,那边整整四五万的乱贼。
而且幽州那边山林颇多,地势复杂,想要完全剿灭他们,那是极为困难的,而叶晨只用了两天,这真的是和神话故事一样。
所以一下子整个大殿,都陷入了一片寂静,所有人都惊到说不出话来了,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不过再怎么不敢相信,但是事实却是摆在这里,他们也不相信叶晨会做那种虚报战功的事情。
再说了,叶晨这回去的可是罗艺的地盘,叶晨就是真的谎报军情,只要罗艺后面递交的奏折提一嘴,那么叶晨就会露馅。
李二经过短暂的惊愕过后,赶紧问道:“你确定没说错,叶晨真的就这样把这次的事情解决了?”
李二还是有些不敢置信,不是他不信任叶晨,而是这实在有些天方夜谭,所以他才必须要认真求证。
那小太监闻言立刻道:“陛下,这是那信使亲自所说,我是原话传达的。”
“嗯,信使何在?”李二眼睛一眯,问道。
小太监赶忙道:“信使就在大殿外,等候陛下您的召唤呢!”
“宣!”李二直接开口。
“喏!”身旁的王琳闻言赶忙应声,而后开口大喝道,“宣信使觐见!”
王琳话音落下没多久,大殿外便走进来一个身着飞鱼服的锦衣卫。
他走近来后,赶忙快走几部步,然后直接单膝跪地,随后伸手拖起自己手里的奏折道:“陛下,此乃指挥使大人的奏折!”
王琳见此走下高台,然后将奏折拿起走了回去。
李二看着王琳递过来的奏折,忙不迭的接过来,然后打开一目十行的看了起来。
李二这般囫囵吞枣之下,算是大概知道了事情经过,因为叶晨写的很细致,他将自己从东阳郡到幽州野猪谷的一切行动,薛仁贵,罗飞等人的一切功劳,都一一细述而出。
叶晨本来这次愿意出去,就是为了给薛仁贵造势,所以这次的奏折汇报,他写的最多的也是薛仁贵,至于他自己,他几乎没有多些什么,反而是罗飞,叶晨还废了不少笔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