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大唐逍遥赘婿 > 第237章 薛万彻

第237章 薛万彻(1/2)

目录

不过此时事情到了这一步,也不是说就那么好解决的,一时之间王书生也是脑阔大。

本来这件事情如果按照他的预算,大概率是因为粮食不足,大唐无力赈灾,那么朝廷只能采取武力压制,那么这样自然会激起更多人反抗。

而他们这伙儿流寇,是他们这个地区最大的团伙之一,一旦天下真的乱起来,只要操作得当,那么这个天下还真有那么点争夺的机会。

至于王书生他们会有这种想法,那也是很正常,其实到现在为止,大唐好多百姓并不知道之前叶晨出主意,李二在五姓七望与天下世家身上,到底薅了多少羊毛出来。

所以王书生他们理所当然的认为,大唐年初遭遇雪灾,今年的收成并不多,连普通百姓维持生计都是一个问题。

后来李二又让世家捐粮,虽然有立碑为证,但是当地的碑文只是篆刻当地的募捐数量,最全的碑文在长安,所以其实大唐的百姓,除了长安附近的人,别人并不清楚大唐如今到底有多少粮食。

再之后,李二出兵征讨突厥,李靖他们大军在突厥那边驻守了五六个月,后来又打了两个多月,这粮草的消耗,那简直是个天文数字。

而后大军返回大唐,听说幽州那边还有好几百万的俘虏,虽然是俘虏,但是他们也要吃喝,哪怕一天只吃一顿,那消耗的物资也是极多的。

虽然打突厥也是缴获不少的物资,可是那些物资大多都是牛羊马这些牲口,草原可没有粮食,所以这次突厥和大唐战争,虽然突厥覆灭,可是大唐在粮食上,却是并没有得到多少的补充。

而现在徭役放回,本来就不多的存粮,根本就支撑不下去了,所以瞬间这个大唐就会进入一次动乱。

而且在王书生有限的认知里,他觉得大唐这次应该是也没有多余的粮食拿来赈灾,所以天下大乱是肯定的。

可是他失算了,若是真的按照他所设想,天下大灾民不聊生,而国库空虚无力振灾,在此情势之下,只要好好操作,还真有他们做出一番大事的可能。

可是,谁会想到,叶晨这个冠军侯竟然如此的聪明绝顶,想到利用工程招标这样的绝妙计策,瞬息之间就解决了饥荒问题。

而他也没有想到,大唐的储备粮食还多的很,之前之所以会缺粮,只是李二的一个小失误,之后之所以会发展成这样,则是有心人和一些贪官污吏造成的。

但现在一切都被叶晨给破坏了,可以说,他们想要造反,那是彻底的没有了希望了。

随后就导致,饥荒的问题,不会再影响到大唐,而之前已经跟随他们的那些流寇,此时也通纷纷逃去,每天无声无息溜走的人,多则上千,少则也有数百人。

一开始,谢宝庆他们总共有近一千多人的山贼,然后随着上山的村名加多,最高达到过一万五千人之多,而现在已经只剩下六千多人,这才过去三四天的时间,他们的人竟是跑掉了一大半。

想及于此,王书生长叹了口气,抬头看了一眼谢宝庆,苦笑了一下,就这个局面,谢宝庆还想着有所作为,这简直就是异想天开。

“怎么,难道军师你亦无办法了吗?”谢宝庆见此,有些着急了。

王书生摇了摇头,随后苦笑道:“主公,如今大势已去,任何计策,已是无回天之力了。”

王书生虽然能力不咋地,也就是有点小聪明,但他却是十分明白,成大事须乘大势,只有在具备大势的情况下,方可有图谋之机会,要不然,任你是多么的聪明绝顶,多么的计谋百出

,亦是无用。

“那怎么办?”谢宝庆有些担忧道。

王书生沉吟一下道:“为今之计,唯有放弃咱们这处山寨,转而逃亡于深山中,再做打算了。”

“什么?逃进深山去!”谢宝庆傻眼了。

而刚刚进来的大奎那更是直接就不干了,恼怒道:“咱们好不容易打下了这点本钱,怎能说不要就不要,再者说了,唐军不是还没来吗,用得着逃亡吗?这未免也太孬了,反正我大奎是不干!”

谢宝庆也是不甘心,看着王书生道:“是啊,朝廷虽然传出要平乱的消息,但是大军久久没有消息,或许是他们虚张声势,之前的粮食已经分给了百姓,如今国库空虚,无粮饷出征平乱,因此,这可能是我们最好的机会,那咱们何不趁此图强一番!”

王书生闻言翻了个白眼,随后看了一眼谢宝庆,心中只觉得有一万匹羊驼奔腾而过,现在连手底下现成的手下都在逃跑溃散,你们还想图强,图你妹吧!

王书生也是明白,现在自己劝谢宝庆他们逃进山去,他们是听不进去的,只好道:“不逃,那只能告诉众人,如今已经做下不少的罪孽,就算回头亦是大唐所不容,让他们都死了这条心。”

大奎此时却是迟疑道:“可是,俺听说那些逃出去人,只是被当地官府训诫一番,别的好像并没有什么。”

王书生闻言看了他一眼,而后眼里闪过一丝凶光,咬牙道:“所以,这就需要大奎你出马了!”

大奎闻言一愣,随即问道:“我?我要怎么做?”

“你须带上一队亲兵,换上唐军制服,于山寨外埋伏,一但见到逃兵,便一力斩杀,让城中兵士都知道,如今已反,回头亦是死路一途。”王书生阴狠的开口。

谢宝庆和大奎一听,顿时两人都是两眼一亮,谢宝庆更是伸出了大拇指,赞道:“军师,你此计甚妙啊!”

而大奎则是踌躇一下后道:“军师,你之前不是不让我们伤害这些人吗?”

谢宝庆闻言也是一愣,随即也是面色怪异的看向王书生道:“对啊,当时你可是极力阻止我们的,怎么现在?”

“唉!”王书生闻言叹了一口气道,“今时不同往日,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

王书生也是没办法了,此时谢宝庆他们还没有看清形式,但是他却是明白,现在的形式对他们来说,那是极其的不利的。

以前他心里还能有那么一丝善良,所以他会阻止谢宝庆他们杀害那些逃走的村名,可是现在哪怕他心里还是有那么一丝善良存在,但已经是威胁到他自己的性命了,那他就管不了那么多了。

本来一万多人,到了现在已经只剩六千多人,要是不立刻采取措施,那么要不了多久,这六千人也会一一逃走的,到时候,可能都不需要大唐来讨伐他们,他们自己就完蛋了。

而这种情况,想要稳定军心,让这些人死心塌地跟着他们对抗大唐的大军,那也就只有让他们相信,现在他们逃回去也是死路一条。

而让他们相信这个结果,那最简单的办法就只能是让他们自己亲自看见,所以王书生才让大奎那样去。

对于谢宝庆和大奎之前的夸赞,王书生心里却是没有一丝的喜悦,相反,此刻的他脸上满是愁容,心里更是忧心仲仲。

他很明白,自己等人败,肯定迟早都要败的,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大唐不可能会放任治下有他们这些祸害存在的。

谢宝庆不肯趁早收手,这意味着待到大唐铁骑赶到时,他们就没有了逃亡的机会,所以他刚才替谢宝庆想出

来的计策,说起来更像是自绝退路的意思。

说实话,在王书生的心中,倒更希望谢宝庆手里的流寇,能够快点逃散一空,如此谢宝庆也就能立即收手,尽快逃亡了,只要按照他一开始说的,那么只要进了山,或许还能有占山为王,继续存活的机会。

说起来,此时的王书生,心里还是有些恨谢宝庆的,他原本在山下的村庄里当教书先生当得好好的,村里所有人都净重他,而且他也是孤家寡人一个,此次的饥荒说实在的,并不能连累到他。

没办法,这个时代的读书人,那都不是什么省油的灯,谁都有可能饿死,就他们这些读书人几乎很难饿死。

但是谢宝庆这家伙来了,他到村子里一阵搜刮,村名家里的财务粮食,他王书生藏着的粮食和钱财也是无一幸免。

这也就罢了,不过是些粮食和钱财而已,大不了他王书生换个地方,继续教书,要不了多久,他就又有粮食和钱财了。

可是因为谢宝庆将附近的村子的粮食都给抢走了,村名没有吃的,最后没办法只能说投靠了谢宝庆,也是当起流寇来。

而其中几人告诉谢宝庆,王书生是个有知识的人,他很有本事,谢宝庆一听,这还了得,自己就差这么一个有本事的军师,于是就派大奎去把王书生给绑了回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