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对峙(2/2)
一旦派出兵,派板车出来收尸,敌人就会蜂拥而来。
这已经是他第四次带兵出来救人了,一连四天,每天都会有一波商人逃回来,身后都会跟一批吐蕃突厥联军。
贞观四年,东突厥被灭后,平安了八年的玉门关,恢复秩序八年的丝绸之路。突然在四天以前,就不太平了。
这一切,还得从一个吐蕃人所谓的,年轻有为的赞普说起。
贞观四年,北边强大的东突厥被灭国了,威胁了华夏千年的北方蛮族,看似消停了。大唐上了正规,距离真正的天朝上国,又近了一步。
可是,上天却和大唐开了个玩笑,西边崛起了一个年轻有为的赞普。
松赞干布,第三十三任赞普,年纪轻轻就平了内乱,统一了高原,建立了真正的奴隶主王国。
当然,能有这样的成就,还因为有个在吐蕃,和大唐军神李靖齐名的吐蕃军神,噶尔钦陵!
狂妄自大的松赞
干布,扬言要娶大唐公主为王妃。
李世民不同意,他居然恼羞成怒,找了个理由攻打了吐谷浑,使得吐蕃国境距离长安不到千里。
现在,他二十万吐蕃大军,正在往松州以西集结。
只要松州一破,便可从西方快速攻打长安。
两国交战,自然忘不了丝绸之路上的商旅,抢他们,可比抢百姓划得来!
按理说,从西域归国的大唐商旅,必定经过吐蕃人和突厥人的伏击圈。就算是商队有民间武士卫队跟随,也必定坚持不到玉门关来,必定会被俘虏。
物资财物抢了,男人杀了,女人留下晚上欺辱,白天煮食。
这就是这些蛮夷干的事儿,这就是这些大唐商队的结局!
之所以,这些商队能来到玉门关前,完全是吐蕃人和西突厥人故意的。
他们就是要给赵毅一个难题,大唐子民,你救还是不救?
救,就得开城门,然后他们蜂拥而入,玉门关破了,又多了一条攻打长安的路!
不救,那就是自己打自己的脸!
秦始皇不是说过‘华夏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吗?
汉武帝不是说过‘犯我大汉虽远必诛,凡持兵戈欺我同胞者必戮’吗?
你这个守卫玉门关的始皇遗后,赵家后人,救还是不救?
而玉门关守将,年仅十六岁的赵毅,用了一个残忍的方式,告诉了这些杂胡,他的答案!
人要救,关要守!
他每一次都带领一批人,在城外二里的高地值守,只要商旅来了,就冲下来,挡住吐蕃人和突厥人。
他们就是一道人墙,用生命换取商旅回玉门关的时间!
赵毅看向这些死无全尸,被砍得血肉模糊,露出森森白骨的兄弟们。
他右手叠在左手上,鞠躬三十度,行了一个最正规的汉礼:“兄弟们,晚上,带你们回家。”
没办法,只有晚上后半夜派人出来拉尸体,还不能动作大了,免得惊动不远处埋伏的敌人。
刷!
他翻身上马,准备回玉门关去。
太累了,一连四天,每天都是大战。他需要抓紧每一分每一秒休息,明天估计又会有一批商人,被他们追着来吧!
救,还得救人!
在这件事上,没有划得来划不来的说法。
这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国人的态度,必须救!
“救命,救命啊!”
“我是唐人,我是唐人!”
赵毅眉心微皱,立马调转马头一看。
只看见,一名身着汉服的女子,独自骑着马,正在被差不多两千蛮人追逐!
从衣着兵器来看,有拿长矛的吐蕃人,有拿弯刀西突厥人。
唔唔唔!
他们大笑着,鬼吼鬼叫着,挥舞着兵器追逐着。从他们的笑声和表情,就知道这女子被追到会是什么下场。
“将军,回来。”
“快,去接应将军!”
二里外的城楼上,副将大声呼喊着,要命令人出来接应他。
呵呵!
还真是往死里整啊!
小说,毕竟是小说,哪里来的什么外挂,哪里来的什么系统!
看来,我是到头了!
赵毅看了看天空,眼眸子一跳,杀气迸发,满是血迹的手,握紧了手中的玄铁枪。
其实,他根本不是这个时代的人。
十六年前,他穿越而来,夺舍了一个婴儿!
后来,他发现他的爹不是皇帝,不是丞相,而是一个光荣的家族。
他的先祖是始皇帝的亲戚赵佗,也才知道后世普遍说的始皇帝嬴政,其实真名叫赵政!
那时候,以母姓伟大!
这么算起来,自己是始皇遗后!
他以这个身份为荣,以能继承始皇帝遗命为荣!
十六年来,尽管没有系统,但也靠着自己,努力学习武功兵法。不论是家传武艺,还是跟随名师,他都付出了百分百的努力!
终于,在去年,只认本事不认人的父亲,这才让他成为了玉门关的守将!
想到这里,他看向玉门关城楼。一天四天大战,三千守军,就剩下一千不到了。
早在第一天开战,他就派人去了长安,希望朝廷能派兵支援!
这一千人,必须等来朝廷大军到来。玉门关不能丢在他手里,老祖宗打下来的丝绸之路,不能丢在他手里!
“关闭城门,我死了,副将守城!”
“副将死了,校尉守城!”
这是赵毅对下属,最后一道军令。
驾!
咴律律!
胯下黑马一下子站了起来,赵毅单手持枪,独自冲了上去!
他看了看那快要被追上的汉女,然后怒视着追逐汉女,嘴里不断流哈喇子的,突厥人和吐蕃人。
“我大唐子民,虽远必救!”
“杀!”
玉门关城楼上,副将蒙星看着他的将军独自远去,孤独的战马,四蹄扬起阵阵黄沙!
“将军!”
“七哥,七哥!”
“老七,老七!”
“赵七郎!”
将士们放声大吼着,热泪盈眶着。有关赵毅的称呼,不论是军队里,还是私下里的,全喊了出来。
他们很想去支援,很想去救他,可是不能。
没有原因,军令如山!
‘大唐子民,虽远必救’的使命,他这个始皇遗后,必须去执行!
然而,玉门关必须守住的使命,他们得帮赵毅执行!
只有,就这么眼睁睁的看着,看着才上任一年的玉门关大将军,为了救一个汉女,独自冲向两千人马的军阵中。
吁!
在一处两边都是黄土山坡,道路不超过十米宽的咽喉要道,赵毅勒住了战马。
“姑娘,快一点,快一点,快啊!”
只有在这里出手,才能让这汉女过去,同时达到一夫当关的目的。
他可没有系统,一身本事都是父亲和恩师教的,也就是个凡夫俗子。在开阔地带大战两千人,显然不现实。
喔喔喔!
一名突厥人鬼吼鬼叫着,拉弓一箭朝这汉女的马射去,没中。
紧接着,一个吐蕃人,骑着马拿出绳子,打了个结,在空中挥舞着。
套马绳?
咻!
喝啊!
就在这吐蕃士兵扔出套马绳的同时,赵毅长枪一挥,如同打马球一样,把地上的一块石子打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