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 此作一出,天下何人不识君?(1/2)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众人看的清了,那从莲台之下出来的小船之上,侧坐着一位身着长裙的小娘子,伴随着那悠长含着无尽忧愁的词句潺潺而出。
水波映照,竟是如同仙境一般美轮美奂。
不少人看傻眼了,一时间呆立无语,夜雀无声。
若是说之前柳三变的雨霖铃是一种唱词的大成之作,那么这一篇元会曲便是真正的神来之笔。
醉茗的嗓音实在是太动人了,每一句都夹带着无尽的忧愁。
她的姿态婀娜,侧卧在船中,待小船靠在莲池边时,她又如同惊鸿一般跃起,众人的眼神便如同那灯光一般注视着醉茗的身影。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
唱至此处,众人早已如痴如醉。
便在众人还在期待下一刻的时候,醉茗双袖高抬,姿态如仙女一般散开自己的袖带,她伴随着自己那悠长的唱词,缓缓舞动了起来。
太美了,如同置身在仙境一般的绝美。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但
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此时此刻,此情此景,在场的所有人,呆住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此事古难全……,何人,究竟是何人做的这首词?”楼阁上,无数人喟然长叹。
这一首词,给他们带来的震撼实在是太大了。
如若柳三变的词句是世间词作巅峰,那这一首,怕是也只能用神作来称谓了。
从今往后,此作必将流传千古。
可众人纷纷开始回过神,好奇,此作作者到底是谁。
“绝了,这首词,绝了。”
“小生还以为自己学有所成,如今听罢此作,才知道不过是班门弄斧,蝼蚁撼象。”
“从此以后,但凡中秋佳节,此作必当被世人传唱。”
“醉茗姑娘的舞蹈配上此作的表演,让人如坠仙境之中,不免沉沦在其中。”
“何人所作?何人所作?”
才子们回过神,纷纷举目眺望台上的醉茗。
他们此时迫切的想要知道,到底是谁作的。
醉茗如谪仙般站在莲台之上,微微俯身行礼,缓缓道:“多谢龙阳县男秦子明为小女子写下此作。”
轰。
众人只感觉身心一震,思绪炸开。
原来是他。
“原来是
他,也只有秦县男才能做的出如此绝妙的词作了。”
“好一个秦子明啊,少年英才,才高八斗啊。”
楼阁上,苏洵长叹一声,他刚刚回过神来,也是苦笑一声。
“这家伙,就算是不再汴京之中,也是大家关注的焦点。”
“这次花魁大会怕是会最有利的就是他了,不光给自己的天然居宣扬了声势,一首词更是让他受到了无数的夸赞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