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李天行真正的目的(1/2)
要知道战国时代除了那些入室弟子之外,其他求学士子都要要交学费的。
这可不是孔夫子那时候两条腊肉就能搞定的东西,按秦国现在流行的学费标准,一个士子求学最少也得一金!
没钱怎么办?没钱就得看你的资质了!
资质好的,聪明的,老师也许会发发善心,少收甚至不收,至于那些资质不好的学生,对不起,要学习拿钱来换。
张仪和苏秦就是来个典型的例子,如果不是他俩确实聪慧,鬼谷子也不会收这两个穷鬼当学生,毕竟老师也是要吃饭的。
真像孔夫子那样两条腊肉当学费的,孔夫子当年也不会厄于陈蔡之地,要不是丐帮的祖师爷范丹借粮,孔夫子还能不能活着走出陈蔡之地还是两说。
更不用说,孔夫子还有个有钱的弟子子贡!
没有子贡的献金,孔子也不可能养活三千弟子!
难道真以为子贡成为孔子的十大门徒之一是因为他的学问吗?
所以当李天行说道自己的灞上学宫不收任何学费的时候,别说这些士子,就连黄石公这几个老头都惊掉了自己的下巴。
“此言当真?”有士子问道。
李天行点点头:“君子一诺千金,自然没有骗你们的道理!”
“而且!”李天行继续说道:“入我灞上学宫,成绩优异者,还能得到学宫的奖学金!每年一千金!”
不但不用交钱,还能得钱?还能有这种好事?
士子们开始窃窃私语。
“那想要进入学宫,一定有什么条件吧?”
有士子提问。
李天行笑笑:“当然有条件,不过也不难,只需要通过学宫的考试就可以入学!”
“那考什么呢?”
李天行却没有回答,而是笑着说道:“你们来报了名,参加了考试就知道了!”
“是什么人都可以去学吗?”
问这个问题的,却不是士子,而是旁边店铺的老板,他听李天行说的热闹,自家刚好有孩子,就顺口这么一问。
“当然!”李天行回答的斩钉截铁:“灞上学宫的学子,只看向学之心,不看身份高低!”
老板激动了,这年头找个好老师不容易啊,看看那几个老头,一看就是学问通天的人物,自家孩子要是真能拜在他们门下,那不是转运了?
李天行的这句话,现在刺激的就不再是士子群体,而是刺激了整个咸阳城的人!
这个消息的轰动效果,比起秦国灭了六国还要让人激动。
毕竟灭六国跟普通老百姓也没有什么直接联系,孩子上学可是切身利息,怎不让人欣喜若狂。
嬴政不露声色,微笑着对李天行说道:“先生此举,乃大道也,寡人甚是羡慕啊。”
李天行却向嬴政施了一礼:“王上!臣有一请,还请王上允许。”
嬴政眼中精光闪过:“先生有什么话就说吧,寡人无有不应之理。”
李天行微笑着说道
:“王上为我大秦国君,乃我秦国军民舵手,臣虽然成立灞上学宫,却德不配位,想请王上担任灞上学宫祭酒,不知道王上是否同意。”
祭酒一职,乃是齐国稷下学宫的一宫之长,地位尊崇,非德高望重之人不能担当。
嬴政也有些吃惊,之前李天行给他上的奏疏里,只提了灞上学宫的事情,并且告诉他请来了几位宗师担任学宫的老师。
嬴政之所以来这里给李天行站台,给太子增加声望,也正是因为这灞上学宫!
如果灞上学宫真的能建起来,那自己以后要多少人才就有多少人才,自己何乐而不为。
只是嬴政没想到,李天行会让他来担任学宫祭酒,这就相当于整个灞上学宫的学子名义上都是自己的弟子,这个人情可就大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