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孤家寡人(1/2)
那一日上午,没人知道长宁宫中发生了什么,距离最近的侍卫,也只听见几声怒吼和哀嚎。
过了许久,日上三竿,箫尘打开殿门,看着外面的骄阳,长长的出了口气。
箫承嗣跌坐殿中,身上龙袍凌乱,全身颤抖,看向箫尘的目光中,第一次带了恐惧。
方才发生的事,不堪回首。
长宁宫内,几乎没有了完整的东西,包括箫承嗣御用的皇位,都被砸的粉碎。
这一次,箫承嗣终于知道了什么是天家,什么是皇权,什么是天下系于一身。
刚才的箫尘,像一头发了疯的狮子,但他却没怎么打箫承嗣,出了最开始的一脚外。
他在殿中疯狂的发泄,砸碎了所有东西,咆哮着,嘶吼着,好似一头野兽。
开门之前,箫尘只说了一句话,而这句话,他将铭记终身。
“侄子,你该长大了。”
箫尘头也不回的走了,留下失魂落魄的箫承嗣瘫坐在殿内,眼神茫然无助。
这一次,箫尘没有语重心长的教导,没和他说前因后果,也没告诉他后面应该怎么做。
作为帝王,他是应该长大了。
因为自己的肆意妄为,视危险不顾,逞英雄,葬送了身边重要的人。
大太监常宁,他以后看不见了。
他甚至连常宁的尸首都见不到,这个伺候了他十年,一直好似幽灵一样站在自己身边,将自己的一切事都能处理的清清楚楚的亲近人,没了。
这一次,小皇帝箫承嗣,知道了什么是敬畏。
他是大夏的帝王,但这帝王之位,却是需要他人承认的,需要他人辅佐的,是他人抬起来的。
看着箫尘离去的背影,箫承嗣只感觉到落寞和无助。
在他的心底,滋生了某种恐惧,这种恐惧的感觉不是来源于箫尘,也不是来源于昨夜的血战
,而是来自自己,来自他心底的最深处。
人要心怀敬畏,对未知的事物,对他人,对自己。
怀着敬畏,他可以是帝王,可以制衡天下,可以明断是非;失了这敬畏,便言行无端,坠落深渊。
箫尘径直离开了皇宫,坐在他华丽的摄政王车驾中。
自上了车驾,箫尘的眼眶忽然红了,随后呼呼气喘,冷汗直流。
不知过了多久,车驾缓缓停下,这种感觉才渐渐消失,他的脸上又挂满了冰霜,变成了天下畏惧的摄政王。
这一回,箫尘也怕了,真的怕了。
就差那么一点,差那么一点,整个大夏天下便飞灰湮灭。不,是箫氏皇族,灰飞烟灭。
如果当初公孙度不在自己身边,如果当初常宁不在箫承嗣身边,箫尘无法想象这后果。
天下是箫家的天下,但箫氏皇族,人太少了,一旦出问题,极难应变。
“参见王爷!”
摄政王府,里外的护卫已换成了御林军,所有的禁军都被解除了武装,勒令返回驻地,不得带出。
这个带队的御林军将军箫尘认的,他当初也是从禁军被选出来的,出类拔萃。
箫尘看了他一眼,没说话,缓步往王府内走,心中乱成了一团麻。
御林军,值得信任吗?
他们能渗透禁军,能让这些人不计生死的进攻皇城,就没办法渗透进入御林军吗?
那御林军不值得信任,还有那些人能用呢?
外面的驻防军?还是更远的驻军?
这一刻,箫尘忽然觉得草木皆兵,好像谁都不值得信任了,周围的人都可能有问题,都可能是贼人的同党。
但这样的想法只出现了瞬间,便让箫尘摒弃了,他面露苦笑,走进了王府。
“王爷!”
迎面,周通快步过来,跪在箫尘面前磕头,抬头的时候,脸
上已见了泪。
“王妃主子担心王爷,哭成了泪人,您……您去看看吧……”
箫尘看了他一眼,摇摇头,冷声问道:“之前送进来的人在哪?怎么样了?”
周通一愣,却也不敢说什么,赶忙回答道:“就在前院,赵太医早就去看了,忙活了半夜,说是命保住了,就是……”
“就是什么?”
“就是可能一年半载下不了地,身子骨也不可能和之前一样利索了。”
周通颤巍巍的开口,心有余悸。
半夜,王爷刚走没多长时间,便有人来砸门。
周通带着亲卫寸步不让,无论外面的人怎么说。
最终,他们从门缝递进来王爷的腰牌,周通才开门,随后他就看到一个爬在架子上被抬进来的血人。
那人面色惨白,全身是血,背上扎着几枚箭矢,眼看就是活不了了。
“带孤过去看看。”
“是。”
周通赶忙起身,带着箫尘快步而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