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5章 寄养与野心(1/2)
阿大早就盼着大明在寨子里面推行这一政策,但每次去问,得到的回答都是战争还未结束。
从夏天等到秋天,他都快要望穿秋水的时候,终于来人了。
当下他将锄头扛着,用麻布衣服摸了摸脸颊上的热汗,顾不得还未铲除的杂草,道:“走,一起去看看!”
山下寨子里面聚集了十里八乡的数千户居民。他们并非全都是苗人,而是杂居。
苛政猛于虎,有些时候苗寨,或是大明的羁縻地区是没有多少赋税的。好的土司,坏的土司那一辈子都有。
他们将土地划分,来的早的还有得选,来晚了的只能佃租坏土司的土地,承受更高的佃租。
土司的徭役,几乎为零。土司对地方没有太多行政能力,更不会主动修路,修缮水利啥的。
某些时候,这些土司比大明官员善良。但更多的时候,土司跟大明官员是站在一起的,他们并无区别。
这些地区也因为杂居,汉化程度非常高,早就可以改土归流。
眼下随着大明官员到来,他们惊愕对方规模之高,却没想到对方没有任何寒暄,直接开始登记土地人口,以及寄养。
牛羊牲口,陆子吟知道此地百姓根本买不起,除了地主之外,
自耕农是买不起大牲口的。
偏偏大山深处的土地贫瘠,又都是山地,没有牲口种地的辛苦将翻倍。
要知道这个年代的牲口也是另类财富。
如果不是自己打下了整个草原,又从中原腹地,江南之地挑选了不少人去北地训练小牛,不然的话大明耕牛数目不会增加。
小牛天生是不会耕地的,需要训练,才会变成人类想要的模样,才能用来耕地。
至于战马耕地,这年代还是太过奢侈。
在欧洲大放异彩的挽马,陆子吟也是直接放弃。
科技在不断进步,马拉火车都在普及了,货运对挽马的需求是在持续走低。
也正因为这些,陆子吟亲自出马,既是表率,也算是一种深入百姓的举动。
他要的是人心,将土司,跟百姓一分为二,前者可以打倒,也可以拉拢。
后者将成为大明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陆子吟是不会嫌弃百姓太多,吃饭的嘴巴太多的。
恰恰相反,他只觉得大明的人不够多。若是大明的百姓够多,直接把全世界变成大明的样子,世界大同也能近一点了。
至少文化语言一样,妥协的可能性也就更大。
“大人,我想要两头牛,五只羊,还有小鸡。”
排队一刻
钟,阿大见到和煦的大明军官的时候,说话一点都不结巴,反而十分健谈。
“你要的不少,有把握养活吗?”
陆子吟好奇的看向这个皮肤被晒成小麦色的汉子说出一口还算流利的官话,不禁问道。
石耶洞司的百姓,对大明的信赖程度远远不及重庆府。即便官府许诺,百姓也不会贸然参与其中。
说到底还是官府信誉不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