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极品县太爷 > 第962章 徐邦宁的对策

第962章 徐邦宁的对策(1/2)

目录

湖广,新军军士不断出击,将整个铜仁,永州等地的苗人压缩在限定的几座小县城当中,让他们动弹不得。

每日都准时出现的骑兵当中,徐邦宁无甚表情,他戴着面甲,冷冷的审视着那斑驳的成本。苗人不善筑城,哪怕是被大明围城,他们也没有足够的人力钱财用来修缮城墙,甚至连城防都没有任何变化。

这里的一切都跟一百年前一样,百年如一日。

“千总!”

忽的,数骑奔来,就在城外大声道:“总督有令!”

徐邦宁闻言,缓缓收回目光,看着雨点打在那几个骑兵的肩甲上面,大手一挥:“收兵回营!”

散布在雨幕当中的军士纷纷起身,他们如同铁塔一样的身形在城墙上面的苗人看来,无比恐怖。数月的相守,他们还未习惯这些会随时随地出现在自己面前的明军,更无法跟他们正面作战。

他们只能目送这些明军离开,在心里面思索着什么时候倒戈。

只不过相对于播州那样的纽带,永州城内的人,多都是吴黑苗等人的亲族,彼此之间都是认识的,不会轻而易举的倒戈。

简单说就是,沉没成本太高。

一旦叛逃,就是不死不休。

在这个宗族大于法度

的时代,想要一个人脱离自己的原生环境,很难。尤其是在战争还未结束的时候,投降敌人。

苗寨跟大明不一样,他们生在穷山恶水,环境极差,往往要以一个部落为中心,互相帮助才能度过大部分的难关。

大部分的时候,苗寨的寨主人都不错,不会过度压榨

在生活不好的时候,需要报团取暖。

随着跟大明接触的多,苗寨的百姓日子稍微好过了一点,苗寨当中便出现两种声音,一部分人想要跟大明进一步合作,另一部分人则是要保持独立,甚至跟大明开战。

与苗人接触久了,徐邦宁也明白对方的拧巴,只是照例出现,劝降。

苗寨的人对投降有顾虑,永州城内的百姓却没有任何顾虑,一旦有机会,他们就会逃出城。

他们很清楚,一旦离开城池,到了城墙之外,苗人便不敢追捕,甚至不敢过多的折磨自己还未出逃的家眷。

一是他们不敢,二是苗人没有足够的人才,根本没办法统计城中的人数,户籍。

回到营地,徐邦宁摘下湿漉漉的面甲的时候,雨已经停了。他吸了一口气满是土腥味的空气,揉揉鼻子道:“上差何在?”

“在里面。”早有一

个把总在里面迎接,笑嘻嘻的道:“千总,此番是晋升,等打完仗,俺们找你喝酒,给你庆祝。”

“行,等天使来了,秦淮风月,我请客。”徐邦宁见说,也是微微惊讶。直到此刻,他还以为是正常的晋升。

因为总督有推举武将的权利,而推举,朝廷一般是不会反驳的。总督之所以是总督,是封疆大吏,就是因为他有一定的自主权。

虽然总督同样需要事事上报朝廷,但在许多事情上面,都有先斩后奏的权利,不然凡事都要等到皇帝下令,黄花菜都凉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