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4章 重典(1/2)
“大人,下官以为乱世当用重典,土司对我大明阳奉阴违,日后必定生事。”
军营当中,霍云耐心禀告,将今日所见,一一告诉陆子吟。
陆子吟不动如山,坐在书桌面前,淡淡道:“既然如你所言,石耶洞司心怀鬼胎,便立刻勒令酉阳宣抚司的土司全都来重庆府,若有不从,杀无赦。”
“再以两千甲士南下,镇压酉阳宣抚司,给西南夷们做出表率。石耶洞司土司需要甄别,无关者治隐瞒不报之罪;涉及中的人,全都革拿。送上船只,迁移辽东。”
“大人行事果断,下官佩服。”霍云深吸一口气,倒不是假的佩服,而是真的。
大明上下,杀伐果断的人没几个。眼前的平西侯三言两语便下令拿下一个土司,约莫一个县的百姓。
此事一旦成功,酉阳宣抚司也没有存在的价值,辖地可以直接并入重庆府。
这是大功一件!
“早就该这样做了,准备迁移百姓南下,酉阳宣抚司七成百姓都要迁移到辽东等地,空缺出来的土地补充两成重庆府各地百姓。”
陆子吟倒也不以为然,酉阳宣抚司,甚至四川行都司都没有继续存在的必要。大明存在快两百年了,必须改革下去
。
想要进一步让宗室,士绅听话,就得杀鸡儆猴。大明官场争斗不休,想要对宗室士绅下手,得罪人太多。
还得挑软柿子来捏。
把土司杀得人头滚滚的同时,编练十万大军,这才能够让士绅乖乖听话。
士绅本质上就是改土归流之后的土司,他们在地方上面的权利对比土司,丝毫不差。只不过士绅是不会反对大明的,他们是大明的利益既得者。
土司在大明的利益不多,他们会反叛。
这是他们唯一的差别。
边上,霍云心中佩服。他也想迁移百姓,但没有陆子吟考虑的这么周祥。别的不说,单单是以汉民充入酉阳宣抚司,就是他不敢做的事情。
大明上下,也就内阁商定之后,才有大规模迁移百姓一事。
而内阁之外,真正做事的人是平西侯。
若无平西侯作保证,以军户安人心,又有去岁丰收一事。
不然迁移百姓,必定会逼得百姓谋反!
大明百姓跟官府的关系,是打成一片。物理意义上面的打成一片。
两者的关系势如水火,矛盾重重。迁移百姓的许多问题官府根本无法解决,以至于朱元璋迁移百姓的时候要将百姓的双手捆起来。
到了嘉靖时期,大明
百姓跟官府的关系更是紧张。无论是土地矛盾,还是徭役,税赋。
基本每一年大明都会出现一两个县的百姓反抗大明。
哪怕是朱元璋时期,这种事情都很多。
也就平西侯这些年为大明百姓做了不少事情,减轻了大明财政压力,让军户宗室士绅,以及百姓的日子好过了许多。
少了矛盾,人人奔向新生活,自己麾下的贪官污吏,也不贪污了。
没人不怕死。
来自于陆子吟的军令如山一样,让无数军士备战,他们从重庆府南下,度过长江后,便奔赴酉阳宣抚司。
赵子昂亲率一千老卒,两千新军作为前军,身后是上万明军的援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