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4章 真相来的太容易(2/2)
老兵还在信中交待了另两个名字,一个叫袁秉义,一个叫黄承七。蓝太平盗取皇陵巨石后,分赠给参与此事的金吾后卫亲信士兵金银,将他们调往了大同卫。唯有这两个亲信上了年纪,不愿离开应天。信上说只要抓了这两个人,审问一番便有了人证。
至于物证,就在蓝玉府邸中央的懿台上——懿台上的石头圆球就是皇陵所盗巨石打磨而成!
其实,写信的人哪里是什么金吾后卫老兵!这是燕王朱棣的主录僧道衍和尚所写
。目的是借刀杀人,用常歌这柄刀除掉蓝玉——除掉朱棣的心腹大患!
常歌对这封信有些将信将疑。他找来了常世勋和李千面、贺升,将信交给他们传阅。
常世勋看了信,说道:“这可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只要咱们按照信上所说,抓了袁秉义、黄承七这两个夜闯皇陵的参与者,就能证明此案乃蓝家人所为。”
李千面附和:“蓝家人好大的胆子!盗皇陵、杀锦衣卫,还要造反!这些事儿够那位权倾朝野的凉国公死上几百回的!”
贺升道:“镇抚使,咱们回京吧!先抓了信上提到的这两个人拿到口供再说。咱锦衣卫抓不了蓝太平,还抓不了两个金吾后卫的士兵么?”
常歌又看了一遍信:“这两个人是一定要抓的。只是”
常世勋问:“爹,只是什么?”
常歌道:“只是真相来的太容易了一些!容易的让人生疑。”
七日之后,应天城东郊,大竹子胡同的一间四合院内。
金吾后卫小旗袁秉义正在跟老兄弟黄承七喝酒聊天。这老哥俩都是年近五十的人。
袁秉义道:“他娘的,你听说了嘛。那晚二公
子让咱们杀的二十多个人,全都是锦衣卫!”
黄承七抿了口酒:“你才知道?那晚二公子让咱们看尸体里有没有穿飞鱼服的,当时我就知道咱们杀的是锦衣卫!”
袁秉义有些愤愤然:“冒着这么大风险,给他们蓝家办这么大的一件事,到头来一人才分给咱们每人一百两银子!还要把咱们调到大同那苦寒之地去!幸亏咱老哥俩上了年岁,才把咱们留在了京城。”
黄承七一声叹息:“可悲啊!咱老哥俩从洪武元年起就在明军中效力。混了二十六年,你只是个芝麻大的小旗官儿,我连个小旗都没混上,还是个大头兵。唉,等发了这个月的月饷,我就到应天城外买几亩薄田养老。”
袁秉义道:“我也不当这小旗了!一百两银子也够我养老用的了!到时候再拿二十两银子到乡下买个黄花丫头当小。呵,咱也享享清福!”
二人正对未来坐着打算,房门“啪”一声被人踹开。二十几个汉子提着刀涌了进来。为首的自然是常歌。
常歌质问道:“你们俩是袁秉义、黄承七嘛?”
袁秉义道:“是啊。你们是哪个卫所的弟兄?为啥半夜踹我家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