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6章 洪武十二年(2/2)
陆仲亨邀功道:“丞相,我好说歹说,光是喝酒就喝吐了十几回,终于劝动了那几位老下属。他们今后愿惟丞相马首是瞻。”
胡惟庸满意的点点头:“辛苦了吉安侯。”
转头他又问平凉侯费聚:“那一千名死士训练的如何了?”
费聚道:“这些人本来就都是老兵,稍加训练即可行事。”
胡惟庸这两年一直在为谋反做准备。常歌的仪鸾司耳目众多,早就听到了风声。耐人寻味的是,他将消息禀报洪武帝,洪武帝不仅不处罚胡惟庸,反而斥责他疑神疑鬼。
胡惟庸道:“诸位,圣上英明神武不假,可人无完人。他偏激、爱钻牛角尖、嗜杀。我让你们做这些事,本意绝不是谋反!我是怕今后有奸臣在圣上面前进谗言陷害我,圣上像对付杨宪一样对付我。到时候我手里有兵马才能兵谏清君侧!诸位跟我都是一条船上的人,一损俱损一荣俱荣。我这样做也是为了大家的平安。”
胡惟庸这话颇有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意
味。一众党羽们睁着眼睛说瞎话:“没错!丞相做的事都是为了我们啊!”
“丞相对我们这些人真可谓是有如天之恩!”
“手里有兵马,才能妥善应对朝局。”
胡惟庸笑道:“当然了,咱们除了做这些留后路的事,平日里还要尽自己的本职,兢兢业业为圣上治理好天下。”
陈宁连忙拍上了胡惟庸的马屁:“丞相真乃古今第一贤臣啊!我们这些人能够跟着丞相真是三生有幸。”
胡惟庸笑道:“能够与诸君共事,亦是我之荣幸也!一句话,诸君与我同舟共济、同甘共苦,我会尽全力让诸君永享富贵!”
与此同时,乾清宫大殿。
魏国公徐达正在面见洪武帝。
徐达忧心忡忡的说道:“圣上,臣与您出生入死几十年,有些话憋在肚子里几年了!不吐不快。”
徐达自洪武五年北伐失败后,主动辞去右丞相职位,留驻北平防备蒙元。一直到洪武八年冬才受诏回京。回京之后他似乎被洪武帝闲置了起来,一直没有授予他实际的职务。如今大明的兵权大部分掌握在大都督李文忠手中,政权掌握在左丞相胡惟庸手中。开国武功第一的徐达却成了朝堂中的边缘人,被排挤出了权力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