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章 吴宗伯(2/2)
吕县令十分看重吴宗伯这个举人,替他想的很周到。吕县令写完荐信,吹干墨迹封入信封:“呵,我是丘八出身,写的字跟鸡爪子爬一般,你可不要见笑。”
吴宗伯颇为感动:“吕县令替学生想的这么周全,学生无以为报。”
吕县令笑道:“你好好考殿试,得了官职好好替朝廷出力,为百姓谋福就是对我最好的报答。”
吴宗伯拜别吕县令,花了几日功夫置办齐了上京赶考的一应物什,又雇了一辆驴车,拜别母亲踏上了旅途。
出了江西境,他换乘了一辆小舟朔江而下。好巧不巧,这小舟上也有位上京赶考的举人,名叫郭翀。这郭翀跟吴宗伯年岁差不多,亦是满腹经纶。就是长相獐头鼠目不敢恭维。二人相谈甚欢,对经史子集有着许多相同的见解,大有相见恨晚之意。一来二去就成了结伴而行的朋友。
这日,小舟行至泰州府泰兴县境内。二人下了小舟,进得县城找客栈歇息。
二人正走在大街上,遇到泰兴县令的官轿鸣锣开道经过。一个老妇人拦住去路,高举状纸大喊一声“冤枉!”
泰兴县令掀开轿帘看了看,不耐烦的说道:“又是这刁妇。将她轰到一边去!”
两名五大三粗的衙役上前,直接将妇人架到路边,临了还狠狠踢了她两脚。
路旁的吴宗伯在家乡时就有个毛病:爱管闲事。他帮忙搀扶起老妇人,问道:“大娘,你没事吧?”
老妇人眼泪婆娑,嘴里喃喃着:“官府不公,官府不公啊。”
吴宗伯问:“怎么不公?”
郭翀有些胆小怕
事,劝吴宗伯道:“咱们还是赶路要紧,不要招惹是非了。”
吴宗伯却道:“读书人应该为百姓仗义执言。大娘,你有什么冤枉,尽管告诉我们。”
老妇人似乎不相信两个白衣书生能帮她的忙,她没有答话,只是展开了状纸。
吴宗伯粗略一读,大致了解了事情的来龙去脉。
老妇人的丈夫林聪韶是当地的一个小地主,名下有五百亩的土地,日子过得很滋润,奈何二人膝下没有子女。当地有个泼皮头子名叫黄三。黄三一直觊觎这五百亩肥田。
林聪韶老家在贵阳府。他年事已高,打算落叶归根。于是便到牙行挂了买卖牌子,打算卖掉泰兴的这五百亩地回老家养老。泼皮头子黄三找上了门,说肯拿一千两银子出来买下这五百亩地。
林聪韶老实了一辈子,没觉察出黄三用心险恶便答应了下来。结果黄三出的这一千两银子竟全都是假银子。林聪韶在转让契约上按了手印后,过了一天到钱庄存银子才察觉。
林聪韶无奈,只得报官。泼皮黄三的姐夫是当地的乡约,跟县令说得上话。他想了个招,将其中二百亩地换成了四百两银子,行贿给了泰兴县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