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锦衣长歌 > 第181章 罗贯中

第181章 罗贯中(2/2)

目录

罗贯中笑道:“是啊,古人云著作等身。其实真正要写一部流传千古的著作,用的纸张又何止等身?”

常歌问:“有件事我不明白。施先生既是圣上的故交,此番为何不亲自进京献书,与圣上叙叙旧情?”

罗贯中一声叹息:“常千户,我这人不会撒谎,也不喜欢撒谎。老师不进京原因有二。一来是这两年写书累垮了身子,害了疲症。从兴华到应天一路舟车劳顿,他实在是折腾不起。二来,老师对我说过,如今圣上已是大明天子。他不再是圣上的故交。因为历朝历代的天子都是没有朋友的,只有臣子。”

常歌见罗贯中这人很实在,就旁敲侧击的套起了话:“哦对了,不知《水浒》的前五十回一共有多少抄本?”

罗贯中道:“

不多。抄本只有五本。都是我誊抄的。其中一本已经献到了宫里。还有四本在老师的茅庐之中。”

常歌赞叹道:“一本是五十万字。那四本就是两百万子。光是誊抄不知道要誊抄多久,更不用说斟词酌句,编写里面的故事了。”

罗贯中握了握马缰:“是啊,誊抄这五份抄本,我整整磨秃了六十八支狼毫笔。”

常歌心中突然对施耐庵、罗贯中产生了一丝同情之心:呕心沥血近十年写成半部书,只是因为书中有造反的内容,圣上就要将其付之一炬?这样做是否有些不近人情?

已是傍晚时分,二人行至一座小村子。村子名叫程村。他们打算在此借宿一晚,明日再赶路去兴华。

此时雪已经停了,村子里的人正在道路两侧扫雪。见有客来,村民们纷纷停下了手中的活计,目光凝视着二人。

常歌、罗贯中二人牵着马来到一个老翁门前。

常歌拱手道:“老人家,我们是从应天来的,赶路去兴华途经此地,可否借宿一晚?我可以给你一贯纸钞。”

老翁不知常歌的底细,显得有些犹豫不决:“啊,留宿啊。小老儿家里破败不堪,恐怕二

位客官看不上眼。”

常歌看出老翁是怕遇到歹人。他直接亮出了都尉府的腰牌:“老人家放心,我是官家人,并不是什么打家劫舍的盗匪。”

老翁虽不知道“都尉府”是什么衙门,却知道带腰牌的都是官家人。他眉开眼笑:“原来是官府的老爷啊。若老爷不嫌弃尽管住便是。”

老翁领着二人进了自家的小院。小院当中有两间茅草屋。老翁打扫出其中一件茅草屋,对常歌说道:“这原是我儿子的屋子,如今他不在了唉,二位老爷今晚就在这屋里凑合一宿吧。”

常歌问:“你儿子外出了?”

老翁叹息道:“哪儿啊。十多年前红巾军起事,有一队红巾军途径我们村。我儿子说要出去闯荡一番,就跟着红巾军走了。这一去就杳无音讯。直到今年正月圣上登基,官府抚恤跟随圣上征战的阵亡士兵。我这才得了信儿,得知我儿跟着圣上打陈友谅的时候战死了。唉,一条命到头来就换了三石稻米的抚恤。”

一旁的罗贯中闻言情不自禁的吟了一首唐人的诗:“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疆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