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多我一个后富怎么了 > 第310章 运营

第310章 运营(1/2)

目录

第310章运营

百晓生正式在美国纳斯达克挂牌上市,股票代码bax,公开发行1416万股美国存托股票ads,每股定价11.00美元。

首日开盘价12.3美元,较发行价小幅上涨11.8%,市值超过9亿美元,换成华夏币就是超过60亿。

尽管手里股票不能立即兑现价值,但不管是到场的宋宇锋、钟志凌、刘浩等人,还是在国内密切关注公司上市的全体员工,无不欢欣鼓舞。

尤其董事长宋宇锋,作为成立公司时的股东,他在2008年10月拿出12万入股,彼时持股6.82%,ipo之前稀释到3.5355%,上市成功的现在则是2.8284%。

按照9亿美元的市值计算,这部分的账面价值是2545.56万美元!

宋宇锋最近早就偷偷算过自己手里的财富,但真正瞧见bax在纳斯达克上的股价跳动,才真正感知到它的真实存在。

何德何能!

就是被俞总录个音、背刺东家、没个女友、胳膊骨折、遭遇围殴……而已!

两千五百多万美元!

别说这些了,就是一个零头,也绝对有大把的人愿意挡在俞总身前!

宋宇锋一念及此,原本硬挤的眼泪顿时化为真情实意的热泪盈眶。

他再看已经擦了眼泪的钟志凌,感慨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鸡犬升天,财富自由了啊!钟总,你这钱要怎么”

百晓生在ipo之前的融资历程是十分清晰的,天使轮引入个人投资者刘琬英,a轮是红隼资本,b轮是idg、今日资本、启明创投,c轮依旧是这三家的投资。

按照最初的计划,百晓生还会继续再融一轮,但一是海外上市的环境正发生变化,二是百晓生从微信的孵化之上获得资金回报,所以就提前进行了ipo。

宋宇锋知道钟志凌和吕海颖现在一共持有10.1816%的股份,而按照时下行情,它的价值超过9000万美元,是自己的3倍多!

“听兴哥的啊。”钟志凌这么说了句,又想了想,补充道,“先在申城买个房,其它的好像也没什么销,我要看兴哥是什么建议,我觉得公司股价以后还能涨的。”

百晓生这次ipo的业绩不是多么好,去年为了推广还在亏损,也就是今年前两个季度的表现十分出色。

如果公司发展战略是对的,那么,接下来无疑还会继续把业绩推高,也就相应的获得更高股价。

宋宇锋见钟志凌这么冷静,心生惭愧,转而又看向正接受《华尔街日报》采访的老板,艳羡的说道:“俞总才是最吊的,我靠,现在算算,百晓生的微信股份卖掉之后不用再融资,股份不用被d轮稀释,现在这样上市就又翻倍了啊!”

微信被卖的时候,百晓生持有的股份价值2300多万美元,因此被避免稀释的股份全都在今天获得上市价值的体现,而且,如果百晓生越来越好,这部分的价值很可能数倍的增加。

钟志凌点点头,忽然畅想道:“兴哥手里有24%的股份,这次上市也许就能进福布斯富豪榜了吧!”

作为大股东,俞兴的持股自然是透明的,现在持股的24.32%,价值差不多2.2亿美元,再加上之前出售微信的资金,去税后合计超过3.6亿美元。

宋宇锋“嘿嘿”一笑:“进不去。”

钟志凌诧异的看了看宋宇锋。

宋宇锋说道:“我晚上睡不着的时候查了查,俞总的这些钱还进不到国内的前200名,今年公布的富豪榜在200名的门槛是10亿美元!”

钟志凌完全不知道这些信息,揣测道:“那能有400名了吧。”

“不要说400名,现在500名的门槛是30多亿华夏币。”宋宇锋记不住具体的数字,“俞总距离500还差着距离,但要是公司市值再涨涨,过两年没准就能进500了。”

钟志凌愣了愣,咂舌道:“有钱人……真多啊!”

宋宇锋感叹道:“是啊,谁说不是呢!老板还需要继续努力啊!”

钟志凌瞧着正接受采访的师兄,看他严肃的表情就觉得他现在正努力着。

不过,与钟志凌想象的不同,俞兴此刻面对记者严肃的表情不是彰显百晓生创始人的风范,而是恍惚的有种正以过山峰boss的身份接受采访的错觉。

《华尔街日报》的名气是极大的。

但是,俞兴只在第一个问题谈到百晓生,介绍了百晓生是“华夏领先的职场平台,正在重新定义华夏职场社交的概念”。

随即,他面临的问题就变成了中概股的造假情况。

今年因为种种问题,国内赴美上市的数量已经锐减,而在8月份,更是有4家企业转而去了德国上市。

俞兴被问及怎么看到中概股被频频做空得手的问题……

他听着小英意味深长的翻译,看着记者的锐利眼神,觉得还是挺荒谬的,有种身份暴露的错觉。

“与其说是中概股的造假问题,不如说是某些公司追逐利益的造假问题,这不是中概股独有的,就像那个被你们称之为‘坏血’的‘女乔布斯’,她检测血液的仪器就很荒谬,对了,我是学医出身,对这方面的关注和了解会比较多。”

在过山峰上次以赠品的方式谈到霍姆斯所创建的血液检测公司theranos造假之后,她被媒体塑造的光环迅速坍塌,陆续有离职员工和在职员工站出来指控她的问题,而公司也被调查。

虽说现在仍旧没有程序上的最终定论,但事实上的造假是可以肯定的了。

“如果举一举造假的案例,欧美造假的绝对数量更多,所以,我不认为这是地域的问题,我认为这就是‘假的应该被揭露和批评’,就是这样。”

俞兴注意到小英翻译时的眼神,嗯,那个眼神很明显,就是在看过山峰总裁。

“你怎么看待关于审计底稿的问题”记者抛出的又是颇为棘手的方向。

俞兴这次思考之后就很谨慎了:“我相信这个问题最终会得到妥善的解决,对我而言,我需要思考的只是如何让百晓生成为一家对得起市场、股民和员工的优秀公司。”

他试图让问题回到百晓生上面。

然而,记者最近好不容易抓到一个来自华夏的上市公司,不愿意轻易放过,简直把他当作“中方代表”来提问。

俞兴绞尽脑汁,尽量符合自己身份又回以得体的答案。

好容易挨到最后,记者的问题一出口就让他心里咯噔一声。

“你怎么看待过山峰这样的空头你觉得过山峰会对百晓生有兴趣吗你如何理解它‘欺骗永恒’的做空哲学”

俞兴忍不住询问临时担任翻译的小英:“你没翻译错吧”

刘琬英认真点头:“他就是这么问的。”

俞兴的抱怨仍旧符合自己此时的身份,但又绝对是真情实感:“简直就像是过山峰来上市了……”

他略一沉吟,给予想法:“我不知道‘欺骗永恒’算不算做空哲学,截止到目前为止,似乎它调研报告里的内容都得到了印证,只能说,它的调研能力确实很强,我无所谓过山峰会不会对百晓生产生兴趣,这也许也是所有正常运营公司的心态。”

俞兴耸耸肩,最后用了英文来表达态度:“whocares”

不就是过山峰嘛,谁在乎呢

记者在听完刘琬英的翻译后结束采访,伸手和来自华夏的年轻上市公司boss握了握手,最后表达了祝贺,又多说了两句话才转身离开。

“他最后说的是什么”俞兴询问脸上浮现笑容的小英。

刘琬英的笑容实在是忍不住的有些古怪,回答道:“他那两句是私人的感谢,他自己也觉得问了一些超过正常范畴的问题,毕竟,我们是来上市的百晓生,又不是来上市的过山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