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多我一个后富怎么了 > 第303章 周期(5k)

第303章 周期(5k)(2/2)

目录

要是这个电车能搞成,那也就是把一条上下游的供应链搞成了。

一行人说说笑笑,共赴午宴。

因为下午仍旧有会,所以,俞兴没有喝酒,只是一桌一桌的打招呼。

徐欣一直在注意俞兴的动向,也由此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就她看到的聊天沟通之中,俞兴几乎能喊出每一家厂商来人的名字或者记得厂商里没到的重要人物。

她把这个观察分享给熊潇鸽。

“嗯。”熊潇鸽沉吟之后问道,“徐总,从俞兴流露兴趣到现在,他给我的强烈感觉就是在做事,可能也就是在践行他自己说的‘老实造车’,老实的都有些过于扎实了。”

徐欣叹道:“这倒显得不那么互联网了。”

熊潇鸽莞尔一笑。

供应商会议的下午半天,俞兴再次登台,这次就谈到电车项目的具体周期,提出了一个“五年”的预期,希望能在五年之内取得市场里的初步成功。

五年时间初步成功

什么样算是初步成功

俞兴没有再细谈,没有给出销量目标,没有给出年度营收,只在最后强调协作共赢的必要性,而用来佐证这种必要性的是最后发言的来自智波公司的孙浩。

孙浩是在午宴结束接到的临时通知。

他不是那种临场选手,知道自己今天最后一个发言就有些懵:“我说什么让我说什么我们还没研发出来啊,顶多算刚立项。”

“俞总说,你就说现状就行。”秘书章阳煦传达了意思。

“什么现状我们刚立项,在招人……这个很难啊。”孙浩有点忐忑。

章阳煦想了想,揣摩出老板的意思:“难就是好啊,不难干嘛找你们呢,容易的话就直接去买国外厂商的了,难才好啊。”

孙浩思考一个下午,最终得出一个发言的主题——难就是好,难就是机会,不难还轮不到自己呢。

他登台为申城碳硅科技集团的供应商会议结尾,提到毫米波雷达的现状,那是国内加价买都买不到的,人家就是留着自家的高端货做自适应巡航。

也因为这种情况,碳硅集团要做电车就必然要协作研发,要基于被动的现实进行主动的出击。

孙浩的发言不可谓不完美,言辞朴实,朴实的就是对现状的白描。

一直到晚上的供应商小会,他的描述仍旧是开场的话题。

“毫米波雷达是比较尴尬的,国内确实没有,真做了吧又未必能赚钱,因为,咱们这边研发出来了,国外的可能就下放调价了。”俞兴介绍情况,“所以,我们是投了智波的,在我们投资之前,他们确实很难找资方,我刚才还问了孙总,他给我的预期是未来两到三年取得突破,我认为这是来得及的。”

他顺势把话题引导到了研发周期这种具体的事情上面。

这同样是投资人们感兴趣的,能够量化的进度才能做好预期的落地。

晚上的小会一共是五家供应商,既有精进电动这样有比较成熟技术的供应商,也有汇川技术这样需要切换业务领域的供应商,还有力劲集团这种更为基础的上游。

因为有了白天的眼见为实,有了白天的亮明旗号,也有了全程的资方参与,徐欣很快听到各家的研发预计周期,如力劲集团,它给出了14-18个月的保守预计。

徐欣听到了俞兴替自己问出来的问题。

“保守预计,杜总,你这个‘保守’用词一下子让我的兴奋起来了。”俞兴追问,“保守都14-18个月了,不保守呢”

“我们在这方面的技术储备是完全足够的,我说的是跟你们配合的情况下,如果单纯做超大型压铸机,速度会更快一些。”力劲集团的副总杜耀杰上次来过申城,这次的态度就显得自信很多,“但是,快不是目的,能做好能达标才是我们需要追求的。”

他回去之后同样进行了内部讨论,力劲集团本身就有大型压铸机,也为美国通用汽车提供用于生产铝合金部件的产品。

一体式压铸既存在技术要求,也是一个思路的问题。

这里面又可以把问题细分,一体式是到什么程度。

杜耀杰大概能理解俞兴的思维,无非就是用一体式把车身强度提高到至少可以比肩中高端品牌的程度,那么,取得100分的进步肯定最好的,60分的进步却也一样是进步。

俞兴微微点头,技术储备存在,那就看后续如何优化和选择方案。

他在下午提出了五年的预期,也就意味着供应链的技术发展至少还有3年的缓冲,这无疑会是极其宝贵的时间。

并且,相较于压铸机这种18个月的预期,汇川、精进它们的研发时间更为可观,普遍不超过12个月。

俞兴对于这种来自供应商的预期自然是欣慰的,但也没有完全相信,反正有时间冗余,达不到就继续催化,能达到的还要做迭代升级。

他要做能力范围,不光是自己能力范围,还是国内供应链未来一段时间能力范围之内的最好的工业产品。

深夜十一点,这场供应商小会才结束。

十五分钟之后,同一间办公室,今日份的第三场小会开始,这一次的人数更少,只有俞兴与四家投资机构。

“熊总,真能投1亿美元”俞兴上来就开门见山,也希望idg这里能为其它三家打个好的头阵。

“可以。”熊潇鸽没有吊胃口,“但要划定时间,就像你从供应商那里拿联合研发的预期,这1亿美元在今天能投4成,后面6成就得看进度了。”

俞兴摊了摊手,果然白天是说好听话,晚上掏钱就有条件了。

他看向恩师徐欣,恨不得摆出弟子的名号。

只是,考虑到名号一摆,对方可能直接起身走人,也就忍住了心中孺慕。

徐欣给出模糊的答案:“我这边和idg差不多,熊总是上等马,我这种下等马肯定要跟着他的步伐。”

俞兴吐槽道:“这种上等马和下等马的划分不知道是谁套在我头上的,这真不是我说的。”

徐欣眼观鼻,鼻观心,不动如山。

浙商产投的副总经理蔡皓宇听到前面两家的态度,笑眯眯的说道:“俞总,我是很看好你这种运营能力的,企鹅的pony马像你三分都能和阿里有来有回,你亲自上阵,我们愿意相信你在电车上的作为,但是嘛,碳硅集团的厂址还没定下来吧,这得多看看咱们自己家乡啊。”

俞兴对于这种话没有丝毫意外,但他犹疑几秒后说道:“蔡总,我肯定愿意回报家乡,只是吧,电车项目要以做成为目标,如果能做成,到时候自然怎么回报都行,我今天不绕弯子,如果可以,我们是打算在申城蹭一蹭上汽的供应链的。”

熊潇鸽听到这句,感兴趣的问道:“你已经有目标了是在哪边”

俞兴认真的说道:“上汽在临港有好几个生产平台,还有围绕着的相关供应商,我们希望能在那边找到合适的位置。”

他说到这里又看向蔡皓宇:“那里其实也是咱们杭州湾的范畴,交通便利,四通八达。”

蔡皓宇简单思索几秒,有些遗憾的摇头,不认可这样的选址。

熊潇鸽琢磨着申城临港的情况,机场、高速、港口、工业供应链、上汽供应商……

他不无称赞的点头道:“很不错,杭州湾也是湾,打造华夏的湾区嘛。”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