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明朝大昏君 > 第464章 任城卫改革2

第464章 任城卫改革2(2/2)

目录

毕竟侵吞规模比较大的大地主,那可是侵吞了屯田几千亩上万亩。但是按照陈九畴的意思,他要把这些全都要回去。这一下损失多少钱。

特别是屯田位置不对。

那些士绅和卫所世袭武官联合起来,把好的屯田给了他们,换取了质量不好的田地。可是现在陈九畴要按照登记的情况收回屯田,那么现在的屯田怎么办?

“陈总制,这个似有不妥。”

“怎么不妥?”

“现在到了秋收时节,现在收回这些田地,岂不是会耽搁秋收?而且也会耽搁秋种。陈总制,是不是也应该考虑这些。再说一旦收回这些土地,那么租田的佃户,不是白干了一年,他们冬天吃什么?”

有个人还是站了出来。

当然,他也不是傻子。直接说自己反对陈九畴的做法。

而是拿出秋收、秋种的事情。

陈九畴摆摆手,道:“别跟我扯这些。我一直都在边关重镇带兵打仗,不懂你们这些弯弯绕绕,也不想知道这些。我只知道皇上让我干什么,我就干什么。从明天开始我就要清查任城卫屯田,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我今天就是通知你们,不是征求你们的意见。”

站起来询问的那个人,瞬间站也不是坐也不是。

其他士绅更是生气。

陈九畴看起来完全是油盐不进。

陈九畴继续道:“还有,我在这里警告大家一句。在我清查屯田的时候,我不希望有任何人过来阻

拦。只要有一个人过来阻止,或者过来捣乱,影响我收回屯田。那么我才不管是谁过来捣乱,我就全面清查屯田被侵占问题。到时候不管涉及到谁,只要是侵占屯田的,我让他倾家荡产。要不是皇上仁慈,选择既往不咎。要是按照我的脾气,敢于侵占屯田的,全都应该抄家流放。”

杀气腾腾。

陈九畴完全是杀气腾腾。

弄得这些人都胆战心惊。他们也不是没有见过朝廷大官,可是跟陈九畴这样的官员却不多见。

谁敢捣乱,我让你们都吃不了兜着走。

“都听清楚了,那就走吧。送客。”

那些地方士绅都是冷着脸离开。

看到他们都离开,唐顺之忍不住道:“陈总制,我认为他说的还是有道理。现在回收屯田,会影响秋收和秋种。不仅如此,那些佃户的生计也的确是问题。”

秋收和秋种还好说。

那些佃户呢?

他们好不容易干了一年活,只要秋收之后,上交赋租剩下的就是自己的粮食。虽然不会很多,但那也是他们一家未来一段时间的口粮。

可是一旦被朝廷收回去,那么这些佃户就什么都没有了。

陈九畴摇头。

明白唐顺之虽然才华横溢,但并没有处理过实际问题。不过看在唐顺之真的是大才子的份上,陈九畴还是给他解释道:“治大国如烹小鲜,很多事情需要谨慎谨慎又谨慎。皇上乃少有之明君,有一番雄心抱负。但登基之后,不管是面对草原部落,还是关于土地丈量,卫所问题,都是选择稳扎稳打,一步一步来,从来不会激进。到现在已经是嘉

靖九年年末,依旧是没有全都完成。朝廷虽然一直在推动,皇上一点不着急,就是因为皇上知道有些事情急不得。以后你们不管是领兵打仗,还是坐镇一方,都要知道这一点。”

唐顺之和罗洪先两个人都是很认真的听。

他们是刚刚入仕的官员,而陈九畴是入仕近三十年,政绩出色的大佬。朱厚熜让他们两个来山东,也是为了让他们跟陈九畴学习。

“大方向是如此,但要处理某些具体事情的时候,时间就不能拖。孙子兵法曰:兵贵胜,不贵久。说的既是这个。朝廷对草原部落采取的就是长期围困,可是每一次双方军队碰到,采取的都是迅速解决对手。去年的几场战争,都是速战速决的模式。卫所改革也是如此,朝廷在全国的卫所改革上很是谨慎,轻易不会进行卫所改革,担心酿起兵变。但是一旦决定在某个地方进行改革的时候,都是采取果断措施,不会拖拖拉拉。因为这种事情拖则生变。”

“若是今天我因为秋收、秋种,还有佃户的问题,稍微表现出犹豫,他们就会群起而攻,要求我推迟清查屯田。而一旦我推迟屯田,那么他们立马就会找各种关系来阻止我清查屯田。甚至朝廷那边,不知道会有多少弹劾我的折子。一旦如此,这个事情就很难推动下去。我不能给他们任何活动的空间,在他们反应过来之前,把事情都完成了。至于其他问题,到了那个时候可以重新考虑。包括佃户的问题,我可以返还给他们一定的粮食。但不能影响我清查屯田。只要清查庄田顺利进行,那么其他的事情都是后面可以解决的。”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