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明朝大昏君 > 第351章 224 后勤准备2

第351章 224 后勤准备2(2/2)

目录

这等规模的战争,需要调动的部队太多,要动员的民夫也太多。因此方方面面都需要考虑清楚。现在听到杨一清说,马的问题不是大问题,可以在短时间之内解决,朱厚熜当然是很高兴。

现在缺乏运输工具,骡马的数量,决定运输的速度。

“你们跟刘天和直接联系。刘天和那边有任何需求,都要第一时间满足。必须要时刻做好战斗准备,只要时机出现,就不要犹豫果断出击。”

“臣遵旨。”

…………

“英之兄,税务总司也缺人?”

“非常缺人。要不是缺人,我也不会跟皇上请求让蒋瑶来我税务总司。其实相比起税务总司衙门,目前在各省设立税务司才会大问题。根本找不到足够的人,在各省组建税务司。税务司的建立进展非常不顺利。”

朱厚熜在和杨一清、汪鋐他们部署北边战争的事情。

费宏则是在考虑朝廷缺人的事情。

新成立的部门太多,而且这些部门都要在地方成立直属机构。都察院、土地部、市舶总司、税务总司,乃至于鸿胪寺都在地方设立机构,可以说短时间之内新成立的机构太多。出来了这么多新的机构,这样就需要大量的官员,基层官员还好解决。毕竟实在是没有人,则可以用一些举人充数。包括从原来的一些衙门抽调。

但高级官员的缺乏,是实实在在的问题。

朝廷哪里有那么多正三品。正四品的官员。因此费宏想了想,最后还是找自己的大将,税务总司的总司长姚镆说话。对于费宏来说,现在能够讨论这种事情的,也只有姚镆。

姚镆有能力,而且经验丰富,费宏是颇为倚重姚镆的。

听到费宏询问,姚镆立马是叫苦。因此姚镆成立的税务总司,可是正二品机构。要在每个省都建立省税务司,需要的都是正三品官员。可是到了正三品,就算是地方正三品,那也已经是地方高官。

也缺人。

却的厉害。

朝廷根本拿不出那么多品级高的官员。

因此税务总司目前在地方上推行,远远比不上都察院

和土地部。这些事情让姚镆非常头疼。

也正是因为如此,姚镆才会跟皇帝要蒋瑶。

费宏紧皱眉头,道:“皇上让我解决这个问题。可是我想了很久,这个问题也很难处理。朝廷突然需要这么多的正四品、正三品官员,我从哪里能够找得到。我总不能变出正四品、正三品的官员。英之兄(姚镆),你脑子活泛,帮我想想。看看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现在的问题。”

姚镆竖起右手五根手指头,道:“明公,自从税务总司缺人之后,我想了很多,心里的确是有一些想法。我从五个方面想了办法。”

“五个方面?”

费宏非常惊讶。

这段时间费宏自己想了很多办法,但完全是无可奈何。费宏怎么都想不到,应该从哪里找出这么多正四品、正三品的中高级官员。可是姚镆开口就是从五个方面想了办法。这让费宏不知道应该怎么说。也就是费宏性格不错,而且也算是从善如流。不会嫉妒自己手底下的人聪明。

要是换一个人在上司面前这么“卖弄”,肯定会被人穿小鞋。

不过费宏倒是很喜欢姚镆这么聪明,这么厉害。

因此费宏立马道:“英之兄,你快说说。”

“明公,第一个就是最简单的。皇上登基之后,虽然召回了大量的老臣,起复臣子也多。但目前还有不少臣子都在野,不在朝。这里面有很多离开朝廷之前是正四品、正三品的官员。朝廷是不是可以适当的斟酌一下,重新起复这些人。虽然不能完全解决问题,但缓解一下目前朝廷缺乏官员的局面,应该是可以的。”

“召回在野的官员。”

“是。”

费宏微微点头。

从明武宗时期开始,朝廷就不安稳。

明武宗早期,刘瑾当政,明武宗借着刘瑾的手,清洗了大批量的明孝宗时期的老臣。内阁首辅刘健,内阁阁臣谢迁都被迫致仕,就是李东阳也在几年之后离开朝廷。这场政治风波当中,隶属于他们派系的官员被驱逐的不是一个两个。虽然后来刘瑾被诛之后,很多官员重新起复,但也有一些官员并没有回到朝中。

之后也有大量的官员被明武宗勒令致仕的。

因为很多官员反对明武宗做的事情,但明武宗是受不得约束的。

只要劝谏的厉害,明武宗就会动用廷杖。廷杖之后,还不听话,就让他滚蛋。这样离开朝廷的官员非常多。像明武宗要南巡,当时一大堆的官员阻止明武宗。明武宗使用了廷杖,打死十多人,打伤几十人,驱逐出朝的也有几十人。这些可都是京官,不少官员品级还不低。

朱厚熜登基之后,虽然起复了一些人,但还是有不少人并没有回朝。

还有就是,朱厚熜登基之后,前面一段时间,杨廷和在清理政敌。虽然杨廷和清理的都是一些朝廷重臣,但那些朝廷重臣离开之后,受牵连的也不是一个两个。官场就是一个网,一个朝廷重臣后面有一大堆门生故旧。一个朝廷重臣离开朝廷,牵连的官员会是一大堆。

就算不是杨廷和亲自动手,但没有了靠山之后,也是驱逐了不少中级官员。

也就是说,在野的官员数量不少。

虽然不可能完全解决官员缺乏的问题,但临时应急还是可以的。费宏是内阁首辅,统

计这些在野官员是很容易的。费宏考虑的更多。

除了解决官员缺乏的问题,而且还能够拉拢一些官员为己用,也是不错的事情。

“有道理。第二呢?”

“第二,进行地方官职改革。改变现在左右布政使的局面,每个省只设立一个布政使。”

“这是怎么说的?”

“明公,开国初期每个省都有左右两个布政使,一直延续到了现在。但现在的情况和开国时候完全不一样。特别是全国都在推巡抚制度,巡抚不再是跟以前一样,是朝廷派出来,在地方只是短暂的停留,监察地方。而是成为了一个固定形式,巡抚任期一般都跟地方官员任期没有什么两样。而且巡抚到了地方之后,不再是跟以前一样只是监察地方。而是开始直接插手地方民政、军务,甚至是直接负责地方民政和军务。也就是说巡抚名义上依旧是朝廷派出去的,隶属于都察院管辖。但其实现在的巡抚,已经成为固定的地方职务。巡抚的存在,代替了不少原来布政使司的工作。这个时候地方还保留左右两个布政使,完全是没有必要的事情,完全是浪费的。再说地方开始有税务司、土地司,这些以前都是布政使司的工作,但都已经独立出来,布政使司的工作就又少了很多。既然布政使司工作相比起以前少了那么多,那就没有必要继续留着左右两个布政使。全国十四个省,若是取消其中一个布政使,那么就能够多出来十四名地方正二品官员。可以大大缓解朝廷缺乏官员的情况。”

“有道理。”

费宏点点头。

开国时候和现在的情况的确是大为不同。

随着这些年的发展,地方总督、巡抚已经开始慢慢的固定化。不像是刚刚开始的时候,总督、巡抚都是临时差遣的职务。可是现在这些职务,跟地方其他职务没什么区别。

总督、巡抚到了地方,都是跟地方职务一样。而且不再只是简单的监察,而是直接开始负责地方事物。这样本来地方政务一把手的布政使司,却要听命于巡抚。巡抚的功能变成了原来布政使司的功能,一下就大大削弱了布政使司的权力。

这样的情况之下,布政使的地位大大下降。

包括事情也大大减少。

或者说巡抚衙门和布政使司衙门之间,很多工作是重叠的。

这是完全没有必要的事情。

现在继续保持两个布政使,的确是没有什么必要。布政使司没有那么多工作,留着两个布政使,还不如只留下一个布政使。到时候一旦砍了其中一个布政使,那么能够多出来十四个地方正二品官员。可以大大补充目前高级官员的不足。

费宏颇为欣喜。

自己的第一干将姚镆,的确是一个有能力的,眼光也出众,办法也多。现在的费宏缺的就是姚镆这样有能力、有魄力的干将。如果自己手中能有三四个姚镆此等人才,自己这个内阁首辅也不至于跟现在这样憋屈。

越想费宏就越明白,想要坐稳内阁首辅,需要更多有能力的官员才行。

就像是姚镆这样的官员。

所以费宏欣喜道:“这个有道理。这个事情我会给陛下汇报,我想陛下应该会答应的。不过事情太大,短时间之内不可能有答案,陛下估计也要考虑。你继续说,还有呢?”

“第三,停止朝廷目前一些没有必要的著书计划。”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