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一个时代的结束4(2/2)
本来前段时间,朱厚熜和杨廷和之间关系有些微妙。
可是当杨廷和致仕之后,两个人的关系却迅速发生变化。本来的一些利益冲突没有了,关系就比当时皇帝和内阁首辅时期变化很多。
朱厚熜对于杨廷和的忌惮也没有了。
“朕正在考虑下一任内阁首辅人选。杨卿,你认为选谁比较适合?”
“费少保(费宏)最为适合。”
“何故?”
朱厚熜本来还以为杨廷和会推荐蒋冕。
没想到杨廷和推荐的是费宏。
杨廷和直接道:“按照内阁旧例,蒋敬之(蒋冕)应该接任内阁首辅。敬之才华出众,熟悉政务,乃宰辅之才。然敬之性情耿介,若
为内阁首辅,不好和杨少傅(杨一清)处理彼此之间的关系。因此现阶段蒋敬之不适合担任内阁首辅。费少保稳重,性情温和,调和能力强,能够让内阁更好的辅佐皇上。”
内阁首辅是怎么出来的。
是根据在内阁的资历来的。目前的内阁阁臣当中,最早进入内阁的,是费宏。费宏在正德三年就入了内阁,但因为得罪了宁王朱宸濠,所以正德五年的时候费宏就致仕。
在内阁只有两年时间。
而蒋冕是正德十一年入了内阁,当时内阁只有两名阁臣。一个是杨廷和,一个是梁储。因此说起来蒋冕在内阁已经是八年时间。现在杨廷和和梁储都致仕,蒋冕在内阁的资历是最深的,无人可比。
按照以往选择内阁首辅的惯例,应该是蒋冕接任内阁首辅。
但杨廷和的意思很简单。蒋冕资历最深,按照惯例的确是需要接任内阁首辅。但蒋冕的性格耿介,换句话说脾气很直,处理同僚关系没有其他大臣那样圆滑。
蒋冕和杨一清在内阁的关系一直不好。
杨一清别看入阁的时间最晚,但杨一清是真正的大佬。杨廷和这样当了快二十年内阁阁臣的大佬当内阁首辅,杨一清都不怎么服气,在内阁和杨廷和直接对着来,根本不给杨廷和面子。蒋冕相比起杨廷和,资历、能力、威望差了一大截。杨一清怎么可能把他放在眼里。
而蒋冕也是眼睛里揉不得沙子的。
杨一清和蒋冕两个人顶牛起来,内阁就没有安稳之日。再说杨廷和明白,在短时间之内,朱厚熜肯定是更重视杨一清。因为杨一清负责九边重镇的事情。
目前的大明王朝,哪里有比这个更重要的。而且杨一清在大礼仪之争当中,是支持过朱厚熜。光是这一点,蒋冕就比不上杨一清。
如果蒋冕和杨一清闹出矛盾,杨廷和可以肯定,朱厚熜放弃的会是蒋冕。到时候蒋冕就会和杨廷和一样,离开内阁。朱厚熜可以给杨廷和足够的荣耀,对于蒋冕就不见得那么有耐心。
相比起来费宏性格就好很多。
柔和。
费宏这个人性格非常好。就算和人有什么矛盾,他也不会跟人家正面冲突。尽量的找一个合适的方法。以往内阁内部有什么矛盾,内阁和六部之间有什么矛盾,都是费宏出马进行调和。
杨廷和和杨一清两个人在内阁关
系不和,但内阁能够正常运转,没有发生大的问题,费宏的功劳是很大的。
还有就是费宏是真的很强。
不管是读书,还是处理政务,那都是一等一的强人。在大明朝才子很多,但要是说考科举,费宏就算不是第一,也是第二,几乎无人能及。费宏是真正的神童,甚至比杨廷和还厉害的天才。
十三岁的秀才,考试的时候是“案首”。十六岁的举人,还是“解元”。而且费宏是来自科举大省江西,是在江西科举当中脱颖而出的。在江西科举当中,十六岁能够拿到“解元”,简直是天才中的天才。
不过费宏并没有结束他传奇的道路。
十九岁的时候去北京参加会试,最后在殿试当中拿到了“状元”。是大明朝历史上最年轻的状元。费宏之后继续他的传奇,不管是在翰林院修“宪宗实录”,还是后来当会试试官,开始都是最底层的小官。可是因为才华横溢,上面的主官把事情交给费宏负责处理。对于费宏非常信任。
也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之下,费宏学到了很多。三十来岁已经是成为了朝廷大员。而且人到中年,也就是刚过四十不久,杨廷和就推荐费宏入阁。当时的费宏也成为明朝历史上最年轻的内阁阁臣之一。要不是后来因为朱宸濠的事情,费宏也不可能早早地离开内阁。
不过就算在老家隐居了十年时间,但现在的费宏也不过是五十六岁。可以知道费宏是多么年轻的大臣。
“嗯。”
朱厚熜微微点头。
杨廷和再次道:“皇上,杨少傅(杨一清)虽然经验丰富,能力很强,但不适合担任内阁首辅。且内阁以往的惯例,杨少傅也没有名义担任内阁首辅,还是不打破为好。”
杨廷和是要离开。
但并不是完全不关心朝政。因此还是给朱厚熜最后的建议。
千万不能让杨一清担任内阁首辅。
杨廷和最担心的是,朱厚熜直接任命杨一清担任内阁首辅。一旦如此,就彻底乱了内阁以往的规矩。杨廷和是最重视礼,最重视规矩的。再说杨廷和看来,杨一清虽然文武双全,但不适合主持内阁工作。相比起主持内阁大局,杨廷和心中杨一清更适合冲锋陷阵。
“朕明白了。”
朱厚熜点头。
之前朱厚熜一直无法决定,听完杨廷和的话之后,朱厚熜心中有了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