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钱庄(2/2)
“臣知道了。”
吴廷举点头。
吴廷举虽然支持海贸,但吴廷举毕竟也是出身这个年代的读书人。且现在开海阻力这么大,吴廷举也不敢太过冒险。但现在皇帝都这么说了,吴廷举就明白应该要怎么做。
先赊账,让一些海商可以出海。
等到他们出海归来,卖出他们的东西,获得了利润之后可以补上这部分钱。不过这样换取海引,则是比正常购买海引,需要交更多的钱。不过就算是交更多的钱,但对于一些小海商来说,也是值得冒险的。
朱厚熜翻着市舶总司制定的各种细则,以及已经报名参加的海商,道:“你估计此次开海之后,海引方面会有多少收入。”
海引不
便宜。
这些人想要出海,就要花钱购买海引。这些钱都是要进入国库的。
“臣已经和南京市舶司、泉州市舶司、广州市舶司那边有过交流,也查阅了天津市舶司这边的情况。把所有想要出海的海商名单汇总起来,再根据他们上报的海引级别,做过简单的计算。初步估计第一次报名的海商,此次出售为期三年的海引,收入大约在230万两左右。若是按照皇上所说,对于一些无法完整缴纳海引费用的海商,采取先给海引,后交费的方式,那么应该能够超过300万两。而且这只是开始,臣相信一旦开海顺利,海商有足够的利润。那么必然会带动沿海更多的商人参与进来。未来三年会有更多的海商陆陆续续购买海引。而且三年之后市舶总司再次出售海引,一定会是大盛况,海引出售收入一定会翻一番。臣敢保证,六年之内光是海引的收入就能够有千万。”
“嗯。”
朱厚熜点点头。
很厉害。
这个年代朝廷就是厉害,掌控几乎一切。
朝廷靠着盐引、海引,甚至其他一些重要行业都采取许可证的方式,让商人出钱。你想要经营某个行业,就要给朝廷交一大笔钱。
但很多商人还是非常愿意。
因为能挣钱。
看看现在的海引就是如此。市舶总司成立之后,海引就是朝廷允许你做海贸的凭证。没有这个凭证,你做海贸就是走私,朝廷有权力抓你。
所以那些海商,都是需要购买海引。
而且各种海引也不一样。海商也分不同情况。根据不同的海贸情况,需要不同的海引。就像是你一年做上万吨的海贸生意和一年做上百吨的海贸生意,海引的价格是不一样的。
光是开海第一年的海引收入就有300万两。
朱厚熜做梦都要笑醒。
不过朱厚熜心里也是有一些不舒服的。看看这些沿海的大商人,这得多么富裕,才能够轻轻松松就花这么多钱买海引。一年300万两,都赶上明武宗时期户部一年的白银收入。
太富裕了。
反而弄得朝廷很穷一样。
“吴卿,市舶总司这么多的白银,你们准备怎么储藏。”
“押到户部太仓。”
“这太麻烦。这些钱运到户部太仓,钱就在户部锁死了。朕虽然年龄小,但也知道,钱这个东西只有不停的使用,不停的运转,才能够产生更多的钱。这些钱只要在年末正常流入户部太仓就行了,在这之前可以存在别的地方。”
“皇上的意思是?”
“钱庄,钱可以存在钱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