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明朝大昏君 > 第216章 朝廷改革

第216章 朝廷改革(2/2)

目录

朱厚熜大笔一挥,同意了廷推结果。

至此朝局再次出现变化。

内阁增补石珤和俞琳,王瓒成为吏部尚书,汪俊成为礼部尚书,赵璜成为工部尚书,高友玑成为左都御史。完成了这

些朝廷重臣的安排之后,接下来就开始补充六部侍郎。

贾咏任礼部左侍郎,吴一鹏任礼部右侍郎。胡世宁任工部左侍郎,光禄寺卿许赞为工部右侍郎。

“吏部乃重中之重,朕以后把吏部交给卿了。”

“臣定不负重托。”

王瓒很是激动。

这才短短几年时间,自己就从没多少实权的礼部左侍郎,成为了大明朝的天官。之前王瓒虽然也是皇帝宠臣,是皇帝第一嫡系,但王瓒只是礼部尚书,很多事情无法参与。

朝廷有什么重要事情的时候,皇帝都是召集内阁阁臣和吏部尚书、兵部尚书一起讨论,礼部尚书是没有资格参加的。就算王瓒是朱厚熜的宠臣,也无法打破这种规矩。

礼部相比吏部和兵部就是没有权力。

现在王瓒担任了吏部尚书,就有资格直接参与制定朝廷政策。而且吏部尚书,可以提拔自己人。所以王瓒真的非常激动,对于朱厚熜是真的非常感谢。

“朕相信卿。”

朱厚熜点头。

其实朱厚熜对于王瓒的能力,不算是很信任。朱厚熜也不认为王瓒是合格的吏部尚书,但现阶段来说,王瓒是最适合的吏部尚书。朱厚熜现在并没有想

过对吏部进行改革,因此朱厚熜只需要一个人帮自己看着吏部。

王瓒是名副其实的帝党。

当然最适合管理吏部。

“你离开了礼部,翰林院也不能让礼部继续管着。”

“臣建议翰林院推出两名翰林学士掌翰林院事。现在翰林院侍读学士和侍讲学士当中,有几个人非常附和条件。”

“你觉得谁比较合适?”

王瓒在礼部的时候,一直是掌翰林院的。

但王瓒现在离开礼部,朱厚熜是不可能让礼部继续掌翰林院。翰林院可是“储相”所在地,这里面的都是学富五车的才子,是培养未来朝廷重臣的。

朱厚熜培养嫡系大臣,当然是要控制翰林院。

“翟銮和李时。”

王瓒立马回答。

目前翰林院有资格接任翰林学士的并不是很多。这里面最受皇帝宠信,也被王瓒看好的就那么几个。翟銮和李时是最适合的两个人。

特别是翟銮,要不是因为大礼仪之争,甚至现在都应该是礼部侍郎。

“嗯。”

朱厚熜点头。

道:“就他们两个人。你去和内阁讨论一下。李时掌翰林院,翟銮以翰林学士兼任国子监祭酒。”

“臣遵旨。”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