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0章 蕃汉矛盾(二)(2/2)
但在圣人掌权后、伪梁覆灭前这段时间,也有一些归顺圣人的将领。乌震、符习、韩洙、陈宏、裴约等人都属于这个范围,但这些人来自之前的各个藩镇,自然也不会一条心。
哪怕是右神武军内部也不都是李从珂的心腹,张虔钊早年在李克用麾下效力,后来李存勖败了后又跟着李嗣源,但他又不算是李嗣源的死忠。
康义诚就不一样,沙陀出身的他算得上是李嗣源的亲信,但不算是李
从珂的亲信。
,算是李嗣源的亲信,其他的也大多如此。
但右神武军的都监、长史、参军等多是朝廷从各地调来的。
可以这么说,由原平南军抽调组建的右神武军,其主要将领基本是李嗣源和李从珂父子的亲信,这也是为什么朝廷也忌惮这支军队的原因。
刘知俊无法让李从珂等人真心听自己的,所以只能为在场这些将领提供一个共同的目标,这样众人就不会因此相互拆台,他才能居中指挥调动。
对于这些人暗中的争锋,他也不会过分去管,但也不能破坏此次北征大局,否则那就是跟他作对。
众人听到刘知俊抬出圣人,饶是李从珂也不敢不敬圣人,于是众人连忙保证,“谨遵招讨使令!”
李从珂虽然愿意听从刘知俊的指挥,但不代表他就没有自己的想法,看着舆图就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道,“庙岭这段山谷南边的出口地势平坦,又呈喇叭口形状,旁边一侧有河流经过。
李某以为可以弓弩手埋伏于山谷两侧山林,等契丹军队出谷之后,以骑兵发起冲
击。届时契丹援军前军已出谷口,后军尚在谷中,同时受到打击后,定无法首尾兼顾,其骑兵优势更无法发挥。
那时戴思马从北面截断契丹援军退路,定能让契丹援军阵型大乱。”
刘知俊不作点评,但戴思远却有不同看法,“以骑兵冲杀出谷的契丹军队实为不妥。末将以为还是以精锐步兵堵住谷口,以精锐骑兵隐藏一侧,在契丹军队急于突围时掩杀而出,方能大败契丹军队。”
戴思远长期效力的伪梁缺乏骑兵,所以习惯了以步制骑。加上他们现在的军队步兵多于骑兵,一开战就投入骑兵主力,无疑会暴露全部底牌。
刘知俊也不禁点头,“戴思马所言有些道理,便如戴思马所言行事。李大将军可以率领部分骑兵去吸引契丹军队,但切不可第一时间跟契丹骑兵拼杀,待契丹军队阵型大乱后再出击不迟。”
“诺!”
“诺!”
李从珂听闻有些不太高兴,但还是选择了隐忍,对方居然小瞧沙陀铁骑。等打起来后,他便会让对方知道沙陀骑兵的强大,不就是契丹骑兵吗?又不是契丹的皮室军和属珊军,何必那么小心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