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2章 迭剌服软(2/2)
当然,这两年死在安东都护府军队手下的契丹人也不少,反正这仇是理不清了,除非一方征服另一方,靠铁血手段把仇恨压下去。
耶律迭剌连忙点头,也认清了现实。
不过等他们来到住处,外面便出现数百名士兵,显然是把他们软禁在了这里。
见状,年轻人
心中的不忿又重新燃起。
“父亲,为何我们要低头?”
年轻叫耶律丹,耶律迭剌的长子,如今也有一个汉名,叫李丹。
“现在我们是寄人篱下,不低头还硬来不成?不过看这去世,为父这都督一职怕是保不住了,等到了洛阳,投靠你伯父,看能否有其他出路。”耶律迭剌的性格软弱,如今倒也不觉得什么,能活着就行。
“洛阳有什么好的?我们是契丹人,草原才是我们应该驰骋的地方。”耶律丹一脸不忿。
“草原?哪里还有草原能让你我父子容身?你不知道你那大伯父,若是我们现在落在他的手上,死肯定是跑不掉的,好死不如赖活着。”耶律迭剌此时已经坚定了南下的想法,哪怕是丢官也行。
看到父亲如此模样,耶律丹气不过便跑外面置气去了。
……
“李葛?他来干什么?”
洛阳紫微宫,李柷正在为准备淮王的婚礼而忙碌,便有宦官来汇报,说是太仆寺卿李葛求见。
还别说,李葛担任太仆寺卿一来,倒也做的不错,完善了不少牧场。
在如今,太仆寺下辖的官牧多达七十余处,其中上牧十三,中牧二十七
,余者为下牧,总共有二十多万匹马。
这个数量并不够,当然是指马的数量。
在太宗和高宗年间,最多时有马七十多万匹,设八使四十八监管理。不过李葛认为马场不宜太多,所以建议精简牧场,恢复初唐时期的八使四十八监的规模。
他的意思是扩大中牧和上牧的规模,缩减下牧的规模。
目前朝廷的上牧主要集中在安西都护府、朔方道和安北都护府,牧和下牧主要在关内道、河东道、安东都护府、河北道、山南西道和四川道、河南道和齐鲁道。
李葛认为关内道等地不适合大规模饲养战马,主要是草场等不如朔方等地,当然这个建议也未完全实行,因为朝廷也有必要确保腹地有牧场,以免出现河西、朔方等地遭受战乱,而导致朝廷无战马可用的情况。
一旁的赵观文听闻,想到什么,当即回答,“陛下,这李寺卿可能是为其胞弟李剌而来的吧?前不久安东都护府传来的奏报,说是李剌丢弃松漠都督府,逃到了幽州。”
李柷一愣,都忙着去处理淮王婚事,倒是没想到这件事,他思索了一会儿点头道,“那便让他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