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4章 塞北战云(一)(2/2)
氏叔琮听着两位副手的争论,并未说话,而是在思索什么。
而何建看见氏叔琮没有回复,更加着急,“都护英明,应该能知道渤海国存在对我大唐的重要性。”
氏叔琮一听,笑着安抚对方,“何副都护不用这么着急,朝廷早已知道契丹要进攻渤海国之事。传令下去从妫州都督府下辖各州抽调五千部族骑兵加强训练,以防万一。”
妫州都督府境内都是各部族混居,非汉人的比例很大,也是大唐骑兵的重要来源地。尤其是安东都护府的骑兵,不少都来自妫州都督府境内的各部族或者受这些部族影响很大的汉人。
“这个时候抽调部族骑兵,是不是有些不合适?如今战事未起,我们贸然抽调部族骑兵,朝廷那边责怪怎么办?”
何建一听,顿时大惊。
朝廷对各道、都督府、都护府抽调辖区的非正规军是有限制的,不然安东都护府很有可能暴兵到二十万,这样一来,朝廷都得考虑限制安东都护府了。
安从进却是狐疑地看向氏叔琮,他知道这位都护不是如此鲁莽之人,想到对方在圣人面前的地位,低声猜测道,“都护,可是朝廷之前便有旨意下来?”
氏叔琮没有想到安从进如此聪慧,居然猜到了一些原因,但他并不打算承认,当即摇头,“怎么可能?若是朝廷有旨意,本都护早就开始准备了。
只是以圣上的雄才大略,想来不会错过这次机会。”
安从进对氏叔琮的将信将疑,“都护,按照我们的情报,契丹人恐怕此时已经在开始进攻渤海国,此时朝廷从下旨到出兵,至少得一个多月,来得及吗?”
“应该没问题,渤海国好歹也是人口不少于安东都护府的势力,总人口不比契丹逊色,不至于坚持几个月都不行。”氏叔琮不能如实吐露,只能暂时安抚着两位副手。
安东都护府因为近,加上境内有不少契丹的探子,所以并未接到旨意就开始抽调部族骑兵。而安北都护府和大同都督
府在上元节一过,就给境内的各部落下达了征召骑兵的命令。
安北都护府抽调了四千部族骑兵,加上自身的一千骑兵;大同都督府则是抽调了五千部族骑兵,五千都督府骑兵。
这一万五千骑兵都配备双马。
大唐对于抽调的部族骑兵也不提供粮草、战马和武器,只是让部族骑兵可以从缴获中获得一部分战利品。不过大唐比契丹要人性化一些,若是部族骑兵战死,其亲眷可迁至就近的县城和州城居住,并赐予牛羊和土地。
这是为了安抚这些部族骑兵,同时也是削弱各部族的实力,汉化各部族。
不要以为这些部族都喜欢在草原上放牧,草原上可不稳定,杀戮随时存在。即便是大唐治下的各部落,也不时有冲突。
只是大唐会控制冲突的规模,不让一两个部落坐大,从而威胁朝廷的统治。
因此,普通的部落民众向往城内的生活,都想进城。大唐如今给了他们机会,立了战功可以加入大唐军队,服役几年后可以把自己的亲眷接入城内居住;战死了,也无后顾之忧。
所以安北都护府、关内道、朔方道、大同都督府等地的各部落男子都喜欢跟随朝廷大军出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