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大唐第一暴君 > 第992章 宴会风波(续)

第992章 宴会风波(续)(2/2)

目录

殿内的人都好奇地看着冷汗直冒的庾传素,都想看看他有没有这本事。

其实一些人知道庾传素有些才华,但能不能七步成诗,他们就不敢保证了。

李旻倒没觉得什么不对,自然事情被捅出来了,庾传素作为始作俑者,自然要自己去承担这个责任。

在众人的注视下,心绪混乱的庾传

素颤颤巍巍地迈出第一步。可他此时感觉脑袋里都是浆糊,哪里能这么快想出合适的诗句。

而且他的每一步很慢,就想多拖延一会儿算一会儿。

当到了第五步时,他这才念出第一句。

“十五上元夜。”

听到这一句,外行人不懂,但内行人一听神色怪异。

大唐这边的官员听闻露出莫名的笑容,而李旻却是神色凝重。

很简单,这一句出律了。

倒不是韵脚的问题,而是前四个字。

五言绝句分为首句押韵和不押韵,每一种又分平起或者仄起。主要分为“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四种基本句型。

庾传素却是仿若不知,只是继续念道,

“东都灯火明…蜀臣临此地…只为谋和平。”

当念完最后一句,庾传素却是大松一口气,总算是完成了,不过看到众人的反应时,却是有些疑惑。

他连忙回想了一下刚才的诗,这才意识到问题,押韵是押了,可却不符合格律。

想到这里,他的脸色微变,而李柷却是笑着道,“都说蜀地乃文人聚集之地,今日总算是见识到了。”

任谁听,都能听出这话中的嘲讽之一。

“陛下,外臣对于陛下仰慕已久,不知陛下可否此教一番?也让外臣能学习一二?”一旁的李旻却是忍不住开口。

在之前,他还找不到借口请大唐皇帝作诗,如今却是有了上好的借口。

作出了,虽说会丢人,但丢人的主要还是庾传素,跟他何干?

李柷看了一眼李旻,便大步走下高台,径直走向围栏之处。

众人知道,圣上这是要作诗了,都有些期待。

李柷看着皇城外的那些百姓,思索了一会儿这才迈着步子念道,“袨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长衫我亦何为者,也在游人笑语中。”

当他念完时,却只是走了四步而已。

或许有人觉得这首诗也出律了,其实这跟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一个格律。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这一种格律属于仄起不押韵式,其中前三句中每一句的第一个字和第三个字可平可仄,第四句第一个字也是可平可仄。

可能位于出律的字就是第一句的‘服’字,但这个在在古代却是入声,也就是三个仄调之一,因此这首七言绝句是遵守了格律的,并未出律。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