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7章 李昪选择(2/2)
“臣代宋齐丘谢陛下赏赐。”李昪听闻连忙行礼谢恩。
礼部祠部司郎中是从五品上的官职,可以说是礼部的实权官职之一,祠部司又掌祠祀、享祭、天文、漏刻、国忌、庙讳、卜祝、医药及僧尼簿籍之政,权力不小。
李柷并未在洛阳待太久,九月中旬便启程返回太原,至于杨吴参与谋逆之人以及其亲眷都暂时关押在洛阳的大牢中,处置结果并未出现。
右神武军还在组建中,依然驻扎在扬州,算是稳定杨吴的局势。右龙武军驻扎在庐州,也未返回,恐怕也得等江淮的局势稳定后才会
北上。
加上移驻升州的左神武军,朝廷三支禁军驻扎在江淮地区,加上江北的杨吴将领大多都选择归顺朝廷,短时间不会闹出太大的乱子。
而歙州、宣州、池州三州也选择了归顺朝廷,在李柷返回太原的时候,锦衣卫和右龙武军的人已经抵达了歙州。
说实话,当三千禁军精锐骑兵抵达歙州的时候,池州、歙州、宣州的原杨吴文武官员吓得够呛。
这可是大唐最精锐的骑兵之一,三千骑兵有六千匹战马。这可不是普通战马,都是那种高头大马,南方几乎看不见这种马的存在。
歙州的官员还以为是朝廷要对他们秋后算账,或者是进攻吴越,后者也的确一度这么认为。
……
“徐刺史,朝廷的军队怎么说来就来?还是这么精锐的骑兵,他们想干什么?”
歙州刺史府,一群人正坐在这里商议,这些人便是如今歙州的实际掌权者。
有刺史徐玠、长史陶敬昭以及司马徐章等人。
徐玠原来是吉州刺史,前两年被贬职,去年被徐温任命为歙州刺史。当然,他并不是徐温的死忠,也不是徐温的族人,所以得知江北和江西都归顺了朝廷,他也很快选
择归顺朝廷。
至于归顺吴越,他却是没想过,就钱镠,有胆子从朝廷口中抢食吗?
所以他便老老实实归顺了朝廷。
陶敬昭则是前歙州刺史陶雅的长子,今年四十岁,是歙州实际的掌权者。
很简单,陶雅担任了二十年歙州刺史,本身也是杨吴大将,歙州作为抵抗吴越的重镇,本身就住驻扎着不少的军队。虽说之前被徐温抽调走三千人,但依然有六千之多。
而这些军队都听陶敬昭和徐章二人的。
徐章是陶雅部将,之前担任陶雅麾下的都指挥使,后来成为歙州司马。
所以徐玠这个刺史名义上是刺史,但在大事上也得跟陶家商议。
对于部下的询问,徐玠也是头大,或许是心虚,毕竟之前徐温调兵,他是大力支持的。
“可能是进攻吴越吧。”徐玠犹豫了一会儿猜测道,看向一旁的陶敬昭,当即问道,“陶长史以为呢?”
陶敬昭听闻直摇头,“我看倒是不像,哪有派三千骑兵来的,还是那么精锐的骑兵。歙州和吴越睦州的地形你们难道不清楚?这里山地众多,根本不适合骑兵作战。”
陶敬昭跟随其父陶雅征战多年,还是有不少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