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1章 渤海局势(三)(2/2)
去一趟渤海国还要坐船穿过后百济、新罗的海域,航行起码十几天才能抵达渤海国的东京。
因为朝廷就对渤海国不重视,连带
裴颋听闻还要等一两个月,可他却是不敢再等了,当即道,“李寺卿,吾王要求的归期已近,在下恐怕不能在太原久留。
若是大唐找到那几人,可否先留在太原或者送至登州的渤海馆。”
“没问题,本官会向太原府提及此事,让他们尽力寻找。”李蔼保证道。
看到李蔼这没有诚意的担保,裴颋心中知道大唐对于此事并未放在心上。虽然心里有些不满,可想到如今渤海国内的情形,此时更不敢得罪大唐。
“有劳李寺卿了!”裴颋客气道。
随着裴颋暂时放弃寻找李兴慈五人,甘州回鹘这边也服软了。
除了和亲之事敲定外,
甘州回鹘放开肃州和甘州的关卡,允许大唐派使团经过。
但也只是允许使团经过,对于来往的商旅,依旧有限制,但比之前要宽松不少。
甘州回鹘允许大唐的商旅把货物运送到山丹县进行交易,但不能再往西通行。对此,大唐这边虽然有官员不满,但依然答应了这个要求。
大唐目前并不想跟甘州回鹘开战,允许使团通过已经算不错了。而且这个时候不能过于逼迫甘州回鹘,否则内部的三个派系很有可能团结一致对外,那对大唐来说可不是好消息。
归义军和于阗的使团并不会全部返回,包括尉迟旺和曹元深都不愿意返回,而是选择留在大唐。
有充当质子的原因,也有沉迷于大唐的繁华,不愿意回去,尉迟旺这位于阗王叔甚至想要入朝为官。
不过尉迟旺肯定留不下来,因为他还需要带队充当向导,带着大唐的使团前往于阗。
相比于前往契丹的使团,前往归义军、于阗的使团就要慢一点,起码得等三月才能出行。主要是考虑到天气,而三月出行,最迟九十月,使团就能返回大唐。
虽说尉迟旺不得不走,但他也派了人留下来,也算是及
时了解大唐的动态,不至于下次来的时候,于阗在太原连熟人都没有。
过了上元节,各国、南方各镇的使团纷纷离开太原,相比于渤海国、后百济、新罗和吐蕃等人低调离去,契丹使团离去的动静就很大了。
因为除了契丹使团返回,大唐还派出了以郭崇韬为首的数百人使团出使契丹。
这也算是双方第一次正式的派出使团,而前提却是实力对等,否则契丹也不会如此主动派出使团。
“萧相,我们跟大唐签订的和约,回到契丹,朝臣们会同意吗?特别是关于西部边界的问题。”使团的中,策马的康默记看到一旁的萧敌鲁,忍不住问道。
“只要圣上同意,朝臣们是否同意都不重要。”萧敌鲁淡淡道。
他坚信耶律阿保机肯定会同意的,毕竟契丹实际上并未损失什么,以对方的雄才大略,不至于在这事上反对。
“那大唐的这些人呢?怎么办?里面肯定有他们的探子。”康默记又指着大唐使团一行,充满担忧。
“我们的使团此行不也是有着打探大唐国力的目的吗?”萧敌鲁不以为意地反问道。
康默记听闻不禁哑然,这么一说,好像也是这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