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6章 杨吴之乱(六)(2/2)
“这个逆子,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徐温愤恨的骂了一句,可想到这个儿子已死,他心中又有些伤心。
毕竟是自己的亲儿子,又早已成年。
“国公节哀,如今朱瑾等人挟持吴王作乱,国公更应该戡乱反正。”严可求劝道。
徐温点了点头,“杨隆演的性格我知道,贪生怕死、性格软弱,他肯定不敢跟我做对,肯定是有人借他的名行事。”
“国公英明!”
“传令下去,明日我就启程去扬州,我倒是要看看,谁敢对我动手。”徐温一脸霸气地说道。
他自然有他
的自信,他在扬州城内的亲信不少,虽说因为各种原因,这些人归顺了朱瑾或者没了兵权,但他相信只要自己去了扬州,定能扭转局势。
不说恢复之前的局面,也不能让朱瑾一手把控扬州。
“国公,您就这么去?会不会太危险?”严可求有些担心。
要知道扬州城内那些人可是把徐知训都杀了,难保不会对徐温动手。
徐温若要是有个变故,那么整个杨吴的局势都要发生变化。
“我自然不是独自前往。”徐温冷冷说道。
他心里除了那些旧部是依仗外,还有朱瑾任命李承嗣为行军司马,这倒是有些惊讶。
想到自己之前的谋划,朱瑾这部臭棋对他来说,简直不要太好。
无论是于公于私,他也得去扬州。
……
正如徐温说的那样,当他带着大军渡江北上的时候,拥有反击之力的李昪部水师并未阻拦。
他现在不能真正跟徐温站在对立面,但他也不想看到朱瑾掌握朝局,那对他来说不是好事。
最好是这两人狗咬狗,他就能趁机壮大。
在他看来,徐温回来已经无碍大局,而且在朝堂上的势力也会趁机下降。不少本就
对徐温不满的人,或许会纷纷跳出来。
一个扬州刺史肯定不能满足他,所以他还需要继续壮大实力。
那个海陵制置院就是其中一个目的,因为这是个专门为采盐而设的,有了食盐在手,李昪便是有了充足的财源,加上扬州本身的财力,李昪或许能一跃成为杨吴第三大势力。
对于徐温的到来,李昪亲自去码头迎接,看到徐温面无表情地走来,李昪连忙上前,“参见义父。”
“徐某可担不起江宁郡王的大礼,免得有人说我对朝廷不敬。”徐温对李昪是有怨气的,说话就没那么注意。
“义父言重了。”李昪客气地回道。
“你倒是赶来扬州很快,现在居然当上了扬州刺史,有何想法?”徐温嘲讽道。
“义父这话折煞李昪了。”
“好了,不跟你废话了,知训的遗体呢?在什么地方?”徐温不耐烦地说道。
“回义父,义兄的遗体李昪已经找来上好的棺椁装殓好了,就在义父的国公府。”李昪解释道。
“你倒是有心。”徐温淡淡说道,“知训真的是死于朱瑾之手吗?你是否亲眼看见。或者,你是坐视知训被朱瑾所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