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4章 黄河决堤(四更)(2/2)
其实他是想带着玉玺去投降的,现在开封城内的官员都在想办法寻找后路:能投降李唐的,自然想办法在李唐那里找人;不可能投降李唐的,也都在寻找其他退路。
郑珏想着带着玉玺投降,肯定能得到优待。
自己也没做什么太过伤天害理的事,不过就是投靠了朱温,没有参与谋害李唐皇室的事,想来还是有机会活
下来,甚至被启用。
谁想朱友贞不给他机会。
这个时候,赵岩站了出来,“启禀陛下,唐军号称二十万,恐怕实际人数不足十万,我们只需要挡住他们,还是有些机会的。”
“可现在朝廷哪里还有军队可以调动?洛阳那边,唐军也在攻打虢州,无兵可调了已经,总不能把开封这两三万人调去吧?”朱友贞无奈道。
之前的反击,把洛阳和开封周边的军队几乎抽调一空。
赵岩思索了一会儿回道,“陛下,现在山南东道、武宁镇、宋州等地都还有军队,召集这些藩镇勤王,还是能调动十万大军。”
朱友贞见其他人并无更好的办法,只能同意赵岩的意见。
散朝之后,郑珏则是急匆匆地寻找李琪去了,同时还有多名大臣也是如此。
这些人想干什么,也不难猜,李琪的胞兄就在李唐担任礼部尚书,这兄弟二人肯定有联系的,若是能通过李琪在李唐那边搭上话,这不就有出路了吗?
而其他朝臣也都私下议论纷纷,更有人脚步很快,也不知道是去忙什么。
……
大唐天佑十二年七月初十,伪梁宣义军节度使治下滑州。
唐军号称二十万浩浩
荡荡杀来,宣义军首当其冲。
在得知戴思远被俘、王彦章战败后,本已出发增援的段凝直接率军撤回了滑州。
如今滑州只剩下三万军队,面对号称二十万的唐军,实力悬殊很大。即便是唐军没有二十万,那也不是段凝部可以力敌的。
可这种情况下,段凝却丝毫不着急。
其实对于这个场面,他他早已有应对之策,从他担任宣义军节度使开始。
“启禀节帅,斥候来报,唐军前锋昨日就已经离开东阿县,今日便可抵达濮州境内。”这时,有亲信前来汇报。
“濮州的军队可否撤出?”段凝询问道。
“回节帅,濮州军队昨日便已撤回,今夜应该可以抵达滑州。节帅,军队虽说撤回,可濮州境内的百姓怎么办?”亲信有些迟疑。
作为段凝的亲信,他自然知道段凝要干什么。想到濮州境内那十余万百姓,他有些不忍。
段凝冷冷的看向亲信,“撤走军队没什么,可撤走百姓,唐军的斥候必定会察觉。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大梁江山永固,付出点代价没什么。
传令下去,今夜子时,准时凿开黄河大堤。”
亲信神色一凝,恭敬回道,“属下遵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