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9章 太原见闻(四)(三更)(2/2)
虽说这个职位不高,但好歹也算是四品大员,韩氏自然就重新成为太原城的大族之一。
当今圣上本就不喜世家子弟,除了早年追随圣上的韩偓、李珽等人外,六部大员里,其实世家出身的人并不不多。韩文旭能成为大理寺少卿,也因为韩氏诞下皇女,只不过韩氏在宫中也不是特别受宠,所以他想要借这位小妹的势在仕途上更上一层楼,也不是那么容易。
“与本官同族?”韩文旭有些疑惑,但还是接过那封拜帖。
这样的事情并不少见,朝廷毕竟是大唐正统,加上伪梁朝局混乱、战乱不断,李唐
这边自然更让不少有志之士看好,特别是在河朔一战之后。
太原城里,不少官员家中都多了一些亲朋旧故的拜帖,韩文旭之前也曾接到过。这里面,坑蒙拐骗的居多,所以韩文旭也不抱希望。
但他还是接过拜帖一看,看到拜帖上注明的来人后,却是有些惊讶。
“北海韩氏?”看到拜帖的主人,韩文旭睁大了眼睛,“他怎么来了?”
对方自称昌黎韩氏的北海分支,韩文旭当即明白怎么回事。
其实韩氏在之前并不是什么大家族,虽说出过名人,但跟五姓七望的差距很大。
只是到了韩愈闻名的时期,其自称出自‘郡望昌黎’,于是昌黎韩氏这才闻名天下。
门第对于读书人颇为重要,一般的都以出自名门望族为荣,在韩氏出了一个韩愈之后,后世的韩姓子弟都喜欢自称昌黎韩氏。就算是并不是出自昌黎韩氏,也都想方设法跟其扯上关系。
没办法,整个韩氏一族,在最近几百年,就出了韩愈这么一个名人。
韩文旭一族百年前的确居住在昌黎,但数十年前就迁到了太原,并在此地安家。跟韩愈,倒也扯得上关系。
而北海韩氏,他也有所耳闻。其是
否出自昌黎韩氏,这需要去查族谱,但北海韩氏倒也有些名声。
北海韩氏在最近几十年也有些名气。
送上拜帖的叫韩光嗣,其祖父韩钧曾官至太常卿,这跟六部尚书同级;其父亲韩殷也官至侍御史。
至于韩光嗣本人,也曾担任过秘书少监。
不管其祖父往上的祖辈,就凭这三代人,足见北海韩氏底蕴不浅。只是祖孙三代人都不是特别有名,所以北海韩氏虽然出名,但知道的人却是局限在一定范围里。
韩文旭毕竟是昌黎韩氏在太原这一支的当家人,倒是对北海韩氏有所耳闻。只是对于北海韩氏突然来访,却是惊讶万分。
“大郎,此人正在府内等候,大郎是见,还是不见?”仆人请示道。
韩文旭拿着拜帖陷入沉思,旋而对身边的下属吩咐了一句,“去给王少卿说一声,就说本官家中有事,休假半日。”
他说的王少卿就是琼王妃祖父王钧,因为前任大理寺卿因病告假,王钧便以大理寺少卿一职,暂代大理寺卿的职责。
“属下遵命!”
韩文旭点了点头,便吩咐仆人去准备马车。若是其他前来投奔的亲戚,他或许不会去相见,但北海韩氏来人,却是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