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三章 加派人手(2/2)
改良土壤也需要好好地规划一下计策,王安石和庞昱促膝长谈,分析关于黄河土壤和植被的问题。
黄河流域至西向东,从半湿润气候到干旱气候,光照资源丰富,太阳辐射强,干冷变化剧烈,形成多种土壤,至西向东分别为褐土、黑垆土和栗钙土。黄河上游为高山土壤,到达青海甘肃交界会逐渐过渡为灰钙土,黄河滩的土壤??属于砂质性贫瘠土壤……总之各处的土壤都有区别。
黄土高原土质松散,垂直节理发育且发达,直立性很强,干燥的时候坚硬如岩石,遇到水的时候则很容易溶解。黄土质地疏松,富含氮磷钾等养分,自然肥力高,适于耕作。
但是就因为黄土高原上的土壤质地疏松,一旦被水流冲刷,土壤就很容易随着水流的方向流走,这样让黄河的河床高度不断的提升。黄河流域中,分布在黄土高原某些地方的居民已经不再选择居住在房
子内,而是挖出一堆可以供人居住的窑洞,这些地方的水土流失最为严重。
改良土壤是刚需,庞昱提出可以先在离自己最近的黄河水域附近种植垂柳、旱柳或者柽柳。
“我说的这些植物既耐水湿又耐干旱,生长茂盛,而且可以不用怎么打理它们,这些植物又适宜黄河流域的气候条件,丛生或者单生的均可,是黄河流域种植植物的佳选。不用特别打理这些植物也给我们节省了不少时间。我们可以先引进这些树的树种或者小树苗移栽过来,最好是移栽的,这样省去了柳树从种子长到小树苗或者大树的时间,效果也会比较快呈现。”
“庞贤侄说得有理,庞贤侄你真是年轻一辈不可多得的人才,我发现了,你似乎每个领域都懂一些,然后各个领域融会贯通,真是个头脑灵活的小子,老夫佩服。”王安石不住的夸奖庞昱,对庞昱十分欣赏。
王安石觉得庞昱的方法可行,至于之前计划要种的矮的植株暂时先不考虑能种植什么,到时候说不定会自己长出野草,野草算矮的植株,野草的生命力很是顽强,根系也比较发达
,对于固定沙土有一定的帮助,所以暂时先栽种合适的柳树。
庞昱和王安石在书房讨论的时候,王倩儿借着端茶倒水的名义也混进来了,王安石懒得对王倩儿说教,也就随她去了。
需要喝茶的时候王倩儿上前倒茶,不需要喝茶的时候王倩儿就默默的坐在一旁听他们讨论问题。王倩儿越听越觉得庞昱有才,越来越倾慕于庞昱,她的目光一直在追随者庞昱的身影,庞昱在她眼里好像能发光。
王安石最近风头比较盛,司马光在早朝的时候借着过问黄河治理的事情,又再一次提出了异议,司马光认为现在“南水北调”工程已经成功竣工,也已经初步取得成效,但是并不能保证以后都不会出差错,即使以后都不会出差错,但是现在王安石居然要向朝廷申请加派人手,上次要钱还不够,这次开始要人了。
司马光觉得王安石不过是在浪费大宋的资源,动用大的资源换取小的利益,这样实在是划不来,司马光认为王安石目前的做法才是真正的不利于大宋的发展,那些黄河水患每年拨出去的赈灾银多久没有这个消耗来得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