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97 章 各国反应(2/2)
这等机会,可不是随时都能有的!秦国灭巴蜀的事情,给了齐国大臣们很大的刺激。就连一直主张合纵的文公子,这个时候都希望齐国能把实力扩张一番。齐国地处东方,四周都是大周诸侯。其中利益牵扯太多。可不能向秦国一样,向西发展!
燕国内乱,也就提供了一个绝佳的机会,谁不想好好把握一番!齐王听后,轻轻点头:“本王的意思,也是支持太子平!只是,燕国实力摆在那,兵力若少了,恐怕拿不下。诸位说说,此战我大齐出兵多少?”
出兵,的确是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燕国大军二十万计算,子之能调动的就是十五万左右。齐国若出兵少了,未必是对手。齐王的问题,让大臣们纷纷沉吟。半响想要表现的公孙阅拱手:“大王,臣以为,进兵燕国定要以雷霆之势发动。以五都之兵加上北方边军。这个数字正好!”
“五都之兵?”齐王沉吟,齐国五都分别是临淄、高唐、平陆、即墨和莒。齐国在地方统治方面,采取与其他诸侯完全不同的制度。其他诸侯是郡县制,就连秦国变法之后对体制都进行了改变,然而,东方大国齐,却一直的五都制,地方分权。
每个都城都有一个特定的大夫管理,同时地方长官还是一都主将,权力可以说非常的大。就比如田盼子,就是高唐最高官和军事主将。
五都的划分,分别为临淄为都城,高唐管理齐国的西北,黄河东岸,主要应对诸侯就是赵国,燕国。
平陆在齐国西南,靠近鲁国,魏国,以平陆为基础正面防备魏,鲁。即墨则是位于齐国的中心地带,用于养兵,作为机动力量。莒是齐国东南部的重镇,用以防备楚、越。五大都城各有作用。
说起来,这齐国五都还大有来头。乃是一代贤相管仲的杰作。当年为了快速强大齐国,实行军政合一,让齐桓公称霸诸侯。也是因为这样,五都制一直被齐国统治者说推崇。五都,每一个都城都驻扎一支精锐齐军,剑击士!加上一般常备军,平民补充,便组成了这个都的军事力量!五都,又与五行之说遥相辉映,让齐国统治者认为五行互补。
所以,这么多年以来,尽管齐国实力不断强大,土地不断增加,可五都却一直存在。现在公孙阅提出以五都之兵加上北方边军进燕。那可是抽调了齐国百分之七十以上的精锐了!由此可见对燕国之战的看重。
大臣们也在权衡,半响齐王才在大臣中间巡视:“燕国的实力,倒是需要这么多兵马!只是,如此之多的兵马,诸位以为派谁统领,比较合适?”
“大王,如此大规模的兵力调动,自然以老将军田盼为主帅比较合适!他在军中素有威望。五都将领皆是服气!”马上有将领出言举荐!公孙阅却起身,一脸的严肃:“大王,臣以为不妥!老将军年事已高,北地苦寒,不宜再奔波,加上,将军现在镇守高唐,应对赵国,压力巨大!我大齐,不止一个老将军,其他将领也是可以的!”
公孙阅虽然专营,可他跟着庞涓数年,对军中之事也算了解。齐王对他也足够信任。见他反对,笑着问到:“公孙大夫,既然你提出反对,说明在你心中有了人选,不知,你属意谁领兵?”
“大王,臣的确心中有一人选。此乃将军匡章!”公孙阅没有任何迟疑,当他说出匡章这个名字之后。大殿内都安静下来,匡章何许人也?乃是齐国又一名将,当年徐州相王,匡章就曾跟着齐王,是整个事件的亲历者。
后来,在齐国对外的战争中,也多有表现,深得齐王信任。众臣对公孙阅的举荐,没有任何反对的心思,因为,匡章不是公孙阅亲信,朋友。相反,因为匡章在外领兵,和公孙阅没有多少交集。可以说,公孙阅的这个举荐,是出于公心的!
齐王从大臣们的表现来看,便知该如何决断了!于是一拍桌案:“好,就按照公孙大夫之言。起五都之兵,北方边军全部集结这匡章帐下,准备停当择机而动!”
“诺!大王英明!”众臣齐声应答。齐王下定决心,速度也是非常的快,当天便派人通知太子平的使者,让他回去复命。同时赞扬太子平坚持正义,废私立公,表示自己对他非常钦佩,愿意出动
齐国所有的军队帮忙。
而子之的特使,则被直接拿下,全部就地关押!一系列动作下来。一天时间已经过去,而传令的齐国斥候,太子平的特使,却是连夜出城!
而在西方,秦国咸阳!也是这一日,在当天晚上,咸阳王宫灯火辉煌,在王宫的宴会厅。秦王嬴驷召见了燕国驻秦使者,韩国太子和赵国特使!宴会厅内,舞姬闪动,鼓乐声响。嬴驷坐在王位,脸上表情平淡!
张仪等秦国重要大臣在右侧陪坐,韩太子等人坐在左侧。这样的宴会,诸侯间经常举行。对于这些见多识广的贵族来说,已经麻木。宴会更多的,是探听各方动向。比如这次,虽然酒肉摆满,烛光交错,可坐在左侧桌案上的燕国使者,却是满脸愁容。
就连韩太子和赵国特使也不怎么说话!酒是一尊一尊的劝,接连几尊之后。嬴驷才看向燕国特使,平淡问到:“燕特使,本王听说,现在燕国境内出现动乱!太子和相国打起来了!事情的缘由,大家都已知晓!
不知,特使是支持太子呢?还是支持相国子之?”嬴驷倒是直接,知道现在的燕国,燕王说话已经不行,直接问特使的站队!被这么直接问话,燕国特使嘴角抽动一下,却是不知如何回答!
韩太子爽快,喝上一尊,看向嬴驷:“大王,燕国此乱,乃是子之密谋篡国引起。我等都知缘由,子之的作为,天下诸侯当共伐之!”韩太子进入咸阳,见到嬴驷之后,发现秦国也不是什么狼窝虎穴。说话做事也就变得自然了!
说完一句,接着说到:“大王,这燕国使者就一驻外大臣,他的意见,对燕国大局根本起不了多大作用!”
“呵呵,太子倒是爽快人!”嬴驷轻轻颔首:“既然如此,那好!本王倒想看看,赵韩两国对此次燕国之乱有何打算?太子,你先说说吧!”
“大王,我韩国已经做好支援太子平的准备。现在,就等着太子平求援!毕竟,一个诸侯的军队进入他国,是不礼貌的行为!”韩太子倒是说得有礼有节。
赵国使者却是谨慎很多:“大王,赵燕乃是邻居!燕国大乱,我家君侯自然痛心。只是,贸然出兵,怕引起他人误会!所以,外臣对您的问题,无法回答。还得等君侯最后指示!”
“哈哈,赵国的处境,倒还真不宜乱动!这一点本王赞成。虽然如此,本王还是要表态的,子之在燕国乱政,导致内乱爆发,我大秦决心支持太子平!只要太子平有需要,大秦的十万铁骑,随时可以出发!燕使,你马上派人把本王的决定,告诉太子平!”嬴驷话锋转换得非常的快。而且说话的语气铿锵有力。
燕国使者听到之后,额头冒汗。嘴上却连连回答:“外臣代表太子,代表燕国感谢大王的看感慨和无私!”心里却在哀嚎:十万秦军入燕,只怕请神容易送神难!还是不要去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