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95 章 燕国变天(1/2)
咸阳城,最近的喜事不断,让城内的百姓都没消化的时间。咸阳这座,已经做了几十年都城的城市,更加具备活力了。这一日,咸阳城外的官道上,韩太子的队伍随着大批商贾车队向城内缓缓而行。
马队前方是二十骑开道,左右各两骑护卫,剩下的骑兵全部跟在韩太子的马车后面。马车上挂着特使符节。护卫队长,跟在马车旁边,目光复杂的看着越来越近的咸阳城池。作为韩军将领,他手下有太多的将士战死在秦军手下。
可现在,他却要护卫自己的太子进入这个危险重重的城池。韩太子坐在马车里面,他脸上的表情倒没那么复杂,也不显得紧张。从韩国到秦国,走官道,一片坦途,倒是用不了多少时日。一路下来,韩太子早已把自己的心态调整好。
几里地外,看着远处那高大的城池,看着秦军的黑色战旗,看着入城的队伍。韩太子是发自内心的感叹:“秦国当真是天下强国。这都城的繁荣,只怕超过了临淄。”
韩太子曾经去过临淄,对临淄城的繁荣,那是记忆犹新,曾经多少次,他认为大周天下,剩下的几十个诸侯中。绝对不会再有一个诸侯的都城像临淄一样繁荣。可现在到了咸阳,他才发现自己似乎错了,而且错得有些离谱。
齐秦两国一东一西,遥相呼应是有道理的。“太子,马上就要进入咸阳,秦人向来仇视其他诸侯,您还得小心为上!”
“将军,不用紧张!说说现在咸阳的情况吧?赵国使者可曾离开?”韩太子脸色平静。护卫将领,严肃回答:“现在的咸阳,所有的国人都沉侵在秦国接连的胜利当中。据说,秦王的各种奖赏已经昭告国人。
赵国使者还在咸阳城内,也不知他与秦王谈论了些什么!双方达成什么样的条件。总之,秦国已经开始从西阳撤军。秦赵两国,之前的关系边亲密,只怕日后对我大韩不利!”
“秦国从赵撤军!”韩太子眼睛一眯,呵呵笑道:“很好。一切进入咸阳便知。先进城!”说完,韩太子关上自己的车窗。不再说话,马队继续前行,因为有特使符节,倒是没有受到秦军的阻拦,盘问。在这个时代,特使走在各国,那都是要受到礼遇的。
进入城池,便有秦国小吏上前指引,带着去驿馆。同时,城门将军马上派出使者向王宫而去,第一时间把情况向秦王嬴驷汇报。车马粼粼,走在咸阳的街道上,韩太子这样一支队伍还是很扎眼的。无数百姓驻足观看,议论纷纷。
秦国王宫,嬴驷的书房。在韩太子进入咸阳城一个时辰后,书房内,嬴驷坐在主位,相国张仪坐在距离他最近的位置,同时还有几名秦国大臣。诸如王试等。不大的书房,阳光从窗户射入,嬴驷看着众多大臣。脸上带笑:“主位
,本王刚收到消息,韩国太子已经进入咸阳。加上之前的赵使,魏国,三晋诸侯已经彻底向我大秦服软。
这一年来,我大秦总算从危局中走了出来。对于韩国,诸位以为该如何处置?石章城,要不要还给他们?”
“大王,臣以为。接受韩国议和可以,可是石章城,却不能退还。石章城,乃是大秦攻击韩国的咽喉,谁掌握了,就控制其周围一大片的土地。韩国此次派出太子千里议和,显然是迫于赵魏两国与秦议和的压力!
要知道,公孙衍还在韩国。以公孙衍的作为,只怕现在还在谋划如何进攻大秦。韩国,必须在大秦的威胁之下!”张仪对攻打韩国,还是恋恋不忘,谁叫韩国是七大诸侯中最弱的一个呢!
王试这个很少参与决策的咸阳令,如今还在这个位置上!当然,这也是嬴驷对他的看重。要知道,咸阳令虽然看起来官职不大,却掌握着整个咸阳的命脉。必要时候,可以调动咸阳驻军。在张仪说完之后,他起身拱手:“大王,臣赞成相国的观点。就算韩国现在求和,其心必定不甘!
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大秦必须保证对韩的优势。而且,之前韩国相国公孙衍还在边境囤积大军,其目的不言而喻。”
“臣等附议,臣等附议!……”在扩张一事上,秦国君臣那是出奇的一致。嬴驷轻轻点头:“既然如此,那好,本王就晒韩太子几日,再行商讨其他事情!”就这么,一番商讨,秦国君臣愉快的做出了决定。只是,可怜了韩太子,在接下来的日子要忐忑了!
然而,事情的变化,往往不以人的意志转移。就在嬴驷这边决定如何与韩谈判的时候,书房的门却被打开。一名内侍手里拿着一份书简,快步走到嬴驷身边。压低声音说到:“大王,密使急报!”
嬴驷接过书简,打开一看,脸上表情一变:“居然有这样的事情?”众臣见嬴驷表情变化,纷纷露出疑惑,大王这是怎么了?那究竟是什么事情,让嬴驷如此呢?
大周北方,戍边诸侯燕国。国都蓟城,这个坐落在大周北方的燕国都城,最近场面非常混乱!在中原各大诸侯想着如何争霸的时候,燕国却在进行一场权力的交替。只是,这种权力交替引起了燕国百姓的恐慌。
话说,燕王继位数十年,已经非常老了,到了这个年纪就容易做一些糊涂事。之前,他非常宠幸自己的相国子之,让他做一国相国,专断政事,可谓是位高权重了。可是这子之,却不满足。他心中有更大的野心,便是做燕王!
子之,何许人也?除了是燕国权臣,最重要的是,和苏秦是亲家。与苏秦的族弟苏代关系非常要好!为了成功上位,子之早在成为相国之初,便做了大量准备。在燕国笼络大臣,培养自己的亲信。
其中最有能力的便是苏代和鹿毛寿。以苏代和子之的关系,数年前便帮着子之暗中活动。为了逐步瓦解燕王的戒备之心,苏代前往齐国,侍奉做质子的燕国公子,实际上却是取得齐王的信任和重用。然后,风风光光回到燕国。
当燕王向他问起齐国的情况之时,他就有意无意的把话题往子之身上引导,说什么齐国不能称霸,乃是齐王不信任自己的大臣。让燕王重用子之,不要对他有任何疑虑。只有这样,燕国才能不断强大!燕王在苏代一番游说之下,对子之那是愈发的信任。
当然,不可否认的是。子之在成为相国初期,那是非常有作为的。办事果断,整顿吏治,让燕国官场的气象为之改变。燕王对他非常赞赏,在苏代的游说下,燕王更是不怎么过问政务。乐于做自己的逍遥大王。
除了一些大事,牵扯到出兵,合纵,燕王才会稍微的问问,实际上,掌握大局的还是子之等人。到了最近,子之已经不再满足只做一个相国。经过多年的谋划,他决心架空燕王,彻底掌握燕国。
于是派出自己另外一个心腹,鹿毛寿对燕王说“相国在燕国很得民心,百姓都称赞。大王若想长久享乐,不如效仿唐尧把天下禅让给许由的典故。当年,唐尧禅让许由,许由没有接受。唐尧得到了美名,也没有失去天下!
现在大王若将燕国让给子之,子之自然也不会接受。这样,大王就能和古代的先贤相提并论了。”这样的进言,表面上是在帮燕王,实际上却是增加子之的权力。燕王听到这个建议之后,认为可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