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85 章 巴蜀之战(1/2)
巴国都城江州,位于大江上游的边上。江风吹在附近的山里,发出呼呼声响。江州城,从名字便能知道与大江有关。在巴蜀之地,江州城算是最繁荣的城池了。除了蜀国都城能与之媲美,还真找不出第二座。
江州城那不算高大的城墙后面,是一间接着一间,古色古香,带有巴蜀特色的建筑。城头巴国战旗迎风飘扬,士兵手持武器目不转睛的看着城外。江州,是典型的山城,建筑顺着山势,一层层向上,层次分明。主要街道,在第一二层。
而到了山顶位置,却是巴国的王宫,站在王宫从城墙上,能清楚的看到整个城池的风景。还别说,这里的风情与中原可是大不一样。城内虽然没有中原城池的繁荣,也鲜少见到他国商人。可巴国百姓却怡然自得的在城中生活。
走在街上,时辰内见到身穿古朴服装的百姓路过,商贾叫卖,军兵巡逻。巴国王宫旁边,有一座面积不大的府邸,当然,这个面积不大是相对于中原各大诸侯那种豪庭广阔。而在江州城,这座府邸除了王宫,就是它最大了!
府门非常气派,有士兵站在外面守卫,府内的结构几进几出,自带后花园和观景台。这一日,阳光明媚,山城绿色。在观景台,一名身穿王袍,头发发白的老者,正满脸愁容的看着城外。
此人,看起来还是非常精神,有些瘦弱,温文尔雅。从穿着来看,老者就是一国之君,可却不在巴国王宫。这个时候,那就只能是苴国侯了!不错,此人便是苴国侯,苴国侯满脸的愁容,自然是因为自己的国家。
苴国本为蜀国附庸,可最近却与蜀国有了争端。蜀国实力强劲,拥兵数万。而苴国不过是一个小诸侯而已。兵不过数千,城不过数座。哪里是蜀国的对手,几场大战下来,苴侯便被打出了国都。只能在巴国栖身。
巴蜀两国实力相差不多,准确的来说,是蜀国更加强大一些,根据斥候来的消息。说是蜀王这次决心一举灭掉巴苴两国。在边境已经开始集结大军。而巴王也不是软柿子,这个时候已经在组织兵马。两国之间的大战随时都有可能爆发,确切的说应该是三国。只不过现在的苴侯身边就剩下不到五百的护卫队伍。
苴侯看着层层叠叠的建筑,心中却是非常悲凉的。同样一名老者从观景台下方的楼梯上向观景台而来。到了苴侯身边,拱手行礼轻声说到:“君侯,您还在为巴蜀大战劳神?”
“不!”苴侯轻轻摇头,之后说到:“相国,本侯是在为苴国的处境担忧。你我失国,来到此地避难。现在巴蜀大战在即。本侯心中却非常担心。若是蜀国取得胜利,苴国也就彻底的没了!而巴国若是取胜,又如何保证巴王没有吞并我们的心思呢?
对了,去秦国的使者可有什么消息传来
?希望,秦国能在这个时候站出来,为我等主持公道吧!”在苴侯看来,秦国是强大的诸侯。需要的是附庸国,对自己这样的小国是不会有任何心思的。加上,秦国与巴蜀诸侯隔着高山险道,也不适合驻军。
苴国相国,乃是跟苴侯多年的老人了。这些年,为苴侯出谋划策,处理国务。可谓忠心耿耿。听到自己君侯的话,略微沉吟。之后说到:“君侯,秦国那边没有任何消息。不过,臣却听说,蜀王这次也派出了使者。之前,蜀王便有派遣使者和秦国有来往。只怕,秦国会站在蜀国一方!”
“相国,你说的也有道理。看来,我苴国还真得好好考量一番了!只是,巴蜀地处偏僻之地。除了秦国,又能向谁求援呢?”苴侯脸上有些许无奈。相国安慰:“好了大王,您也别多想。就算秦国不站在蜀国一方,征途漫漫,秦王也不一定会出兵进入巴蜀的。只要巴王的军队打败了蜀军,我等还有机会!”
“若我苴国,能有江州这样的城池,说不定蜀王就拿我等没有办法了!为何,我苴国就没有这样的天险呢?”苴侯看着外面的城池呐呐自语。相国听到这话,还真不知道如何回答,苴国原本就是蜀国的附庸。这些年,就算逐步摆脱,可蜀国的影响力还在。就算两国征战,还是有很多人心向蜀国。有坚固城池也未必就能防备蜀军的进攻!
当初蜀国大军兵临国都城下的时候,不就有将军打开城门吗?要不然,苴侯也不会逃亡巴国了!观景台上,陷入长久的沉默。而在此时,在巴国王宫。那不算雄伟的大殿内,巴王一个中年男子,身穿与苴侯服装有些相近的王袍,静静的坐在王位上。巴王,脸型消瘦,不怒自威。在他前面的大厅内,坐着几名身穿战甲的将领。
巴国,蜀国和中原诸侯不同。文武官员的界定并不那么明显,文臣武将没有明显的分工,战时为将,平日便帮着国君处理政务。这倒是和当年秦国有些相同。巴王脸色平静看向自己的大臣们,高声说到:“诸位,现在蜀国已经吞并了苴国,实力大增。看他们的架势,大有一举统一巴蜀的雄心。在巴蜀之地,丹、犁、苴、滇等国中。也只有我巴国有实力与蜀国争雄。其他诸侯,要不就是太弱,要不就是距离太远。都说说,此战我巴国该如何动作?”
“大王,蜀国此次贸然发起战争,是为不义!我巴国出兵应战,乃是正义之举。臣以为,仅以我巴国的力量,最多也就是和蜀国打个两败俱伤。如此,我巴国得不偿失,说不定还有人趁机崛起。臣建议,应当马上向丹,犁等国发出邀请,希望他们共同出兵对付蜀国。”
“大王,臣以为,应当如此。斥候汇报,说是蜀国已经派出使者去秦国,希望得到秦军的支持,
秦乃是强大诸侯。若让秦军进入巴蜀,只怕我等往后的日子,不会好过。天下诸侯皆知,我巴国与楚交好。
而当今的天下诸侯却以楚国为盟主,进行合纵对秦。秦王对楚国的盟友,可不会有什么好脸色!”立马有大臣说出自己的担忧。
紧接着,又是一人起身,露出沉吟之色:“大王,为今之计,我等还是考虑。如何打败蜀国要紧。至于中原诸侯的争端,与巴蜀却无多大关系!我等地处大周西南,崇山峻岭。在巴蜀的周围,到处都是高山,自古以来,就没有外面的军队能打进来的!
只要打败蜀军,扼守要道。就算秦军帮助蜀国,也无法进军!何况,苴侯在来到我巴国之后,同样也有向秦国求援。臣认为,秦国方面,最大的可能就是冷眼旁观。不会为巴蜀这点利益,贸然进军的。”
“打败蜀军!这谈何容易!”巴王脸色严肃:“巴蜀两国争端多年。谁也奈何不了谁,此次,蜀王更是处心积虑的进攻苴国,之后才是我巴国。说明,他已经做好准备,此战的时间,只怕会很久!”
“大王,臣倒是有一个办法!”此时,一名看起来有些精明的将领站出来说话:“既然巴蜀两国大军实力相当。此次蜀王内心肯定想速战速决。我等何不利用江州城的地形,坚壁清野。让所有百姓退回城内,军队进入城池。
在江州与蜀国进行决战!虽然有引火烧身的危险,城池却为我们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援!”
“在江州与蜀军决战?”巴王皱着眉头,似乎在进行权衡:“此战还未开始,我军便开始收缩。岂不是让旁人看扁,如此下去,其他诸侯还不倒向蜀国?”
“大王,臣之所以这么说。是有自己的想法的。我军若示弱,蜀王,甚至蜀军将士,都会生出骄横之心,认为我军是害怕他们了。骄横之后,其军心浮动。必然也就轻敌。轻敌的后果诸位都是沙场老人,不用多说便能理解!”
“大王,臣以为这个办法不错!”立马有人出来附和:“不过,我军也不能让蜀军轻松到达江州城下。从蜀国边境到江州,其间峡谷,道路难走之地众多。我军若能选几处进行埋伏,定然能取得不小战果。同时,增强我军士气,打击蜀国的嚣张气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