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大秦童子军 > 第 981 章 赵国出兵

第 981 章 赵国出兵(2/2)

目录

“诺!”内侍应答一声,转身快步离开。公孙阅和文公子停止争吵,把目光看向齐王。齐王轻声说到:“到了,两位你们也不用争论,先看看秦国是什么意思吧!”

“诺!”二人应答一声,很快一名身穿秦国官袍的男子被内侍带进大殿。到了殿内,对着齐王行礼:“外臣参见大王!”

“呵呵,秦使客气!来人啊,为秦使准备桌案,坐下说话!”齐王脸上倒是露出一副和蔼可亲的模样。几名内侍,在齐王的命令下,摆了一张桌案在特使应该座的位置。秦使拱手表示感谢,向座位走去。坐定之后,齐王的声音响起:“特使,不知此次秦王派你来我临淄,有何事商议?”

“大王,外臣此来,自然为齐魏之战而来!您应该知道,魏国现在已经是大秦的盟国,秦魏两国作为盟友,有责任保证魏国的安全!我王的意思,是希望齐军能撤离关津,恢复战前的态势!”秦使直接说出目的,而且底气十足!

“恢复战前的态势?”齐王眯着眼睛:“特使,秦王没有开玩笑吧?你秦国在与三晋大战的时候,我大齐可没任何干扰,怎么?现在见我大齐取得好处了,你们向阻止?这可能吗?”

“大王不必动怒!”秦使脸上表情非常平淡:“我大秦的情况,与齐国可不一样!大王,魏国现在已经是大秦的盟国,大秦就有义务保证魏国的安全。我王之所以派外臣来此,就是考虑到两国以前的友谊,先礼后兵!

若齐国执意继续进攻魏国,大秦不排除出兵的可能!大王,我大秦铁骑,来去如风,战力强悍。难道大王认为,以

齐国之力,能抵挡秦魏两国的两国的联合进攻?不!”特使话锋一转:“不是秦魏两国,而是秦魏赵三国!

大王有所不知,在外臣来齐国的同时。我王已经派出右相乐池去了邯郸。以魏赵现在的关系,赵国出兵是必然的。十万赵国铁骑就在观泽以北百里的地方。想要支援,随时可以杀到关津。也可以从越过边境,从北方发起进攻。”

“你说什么?”齐王脸上的表情变得严肃:“赵国会出兵救援魏国?只怕,没那么容易吧!赵国刚与秦国大战,赵侯会同意与秦国合作?”既然这样问,就说明齐王内心还是有些担心的,赵国的骑兵,曾经给齐军造成巨大的威胁。

“合作不合作,就不是大王考虑的事情了!赵侯和肥相都是聪明人,他们会做出正确的选择!”秦国使者虽然当着齐国君臣的面,却一点也不发仵。

齐国大臣们,却已经怒火中烧,齐国称霸东方多年,现在秦国却是有威胁的意味在里面。齐王这时候反而冷静下来。看着特使,突然笑到:“哈哈,秦王还真是性情中人,在这乱世还为盟友考虑!本王佩服!

这样吧,特使,你先下去休息。本王可大臣们商议一下,看看该如何结束和魏国的战争!来人啊,把特使请出去!”齐王说话的时候,把目光看向左右内侍。内侍们会意,向秦国特使走去!

秦使起身拱手:“那好,大王,外臣先告辞。还望大王快些决断,战场上的形势可不等人!”说完在内侍指引下下外面走去。看着秦国特使离开。终于有大臣忍不住了,站出来说到:“大王,这秦国欺人太甚。居然敢威胁我大齐。真以为我大齐怕他们吗?”

“就是,大王,此战已经到了这个程度。马上就能拿下魏国。绝不能因为秦王的一句话,就白白浪费了之前的努力。大王,咱们马上增兵!”…

“臣等附议,臣等附议。…”原本大臣们还在犹豫,要不要劝齐王增兵。可现在被秦使的一通威胁,反而激出了血性,一个个纷纷表态。大殿内,还有几人没有说话,公孙阅和文公子就是其中之一。

齐王静静的看着大臣们发言,刚才他有增兵的想法,这会儿却是非常安静。等到大殿内安静下来。齐王才出言:“看来,诸位卿家都是支持增援了?就没有其他想法?”

“大王,臣有话说!”公孙阅此时站了出来:“大王,刚才说到了增兵,可到现在却要好好思量了!您想想,若只是一个赵国支援,我大齐还不怕,可要是秦国真的来了。以我军的实力,就算再增兵五万,也未必是对手。”

“大王,公孙大夫说的不错,以大齐本身的实力,不足以应对三国进攻。臣建议,还是撤军比较保险。别进攻魏国不成,反而引来联军侵犯。”文公子,倒是看得明白。齐

王又开始犯难了。原本两个有不同意见的人,现在居然站在了一起。

只是,他这一说话公孙阅突然又改变了主意:“大王,臣突然想起,秦国不可能支援魏国!若真的支援,以秦王的脾气,只怕这会儿秦国大军已经进入魏国境内!哪里会像现在这样,一点动静都没有!

臣以为,赵国出兵是有可能的!既然秦国不会出兵。大王,臣以为,秦国虽然派出使者让赵国支援,可秦赵经过几次交锋,早已没有之前的亲密无间。既然,魏国已经被打残,我大齐何不趁着这个机会,与赵决战。”

“与赵决战?”公孙阅的提法,倒是大殿内的齐国大臣眼前一亮。齐王轻轻点头:“公孙大夫的话,倒是让本王豁然开朗!这些年来,赵国一直在闷声发展。秦赵之间多有摩擦。秦王对赵,肯定不会真心。若我军转向,与赵决战,秦国肯定又是另外一番决策。”

“启禀大王!您这么一说,还真是这么回事,秦国本身受到义渠等北方部族的威胁,秦与三晋大战的时候。义渠还出兵占领了李帛等地。现在大战结束,秦王的主要目光必定放在如何巩固秦国后方。臣建议,与赵决战!”老将军段干朋站了出来。

在军中,段干朋还是有些威望的,他一说完,大殿内的武将便不再说话。齐王沉默一会儿,下定决心:“那好,既然秦王派来使者,说是让我军不要进攻魏国。那本王就不进攻,但是也得让秦王答应,我齐军若转向,他秦军不能干涉!”

齐王的脑袋也是转得够快,这一下就看到了秦国的漏洞。这一瞬间就有了决断。“大王英明,大王英明!…”大臣们接二连三拍马屁。

文公子却有些担忧:“大王,我大齐这次已经得罪魏国,若是再得罪赵国,那可就等于得罪了三晋。平白无故在西边树立一个大敌,是不是太划不来了?还有,秦王若发现自己有漏洞被您抓住,后面恼羞成怒,发兵攻打我大齐。损失,比得到的可是大上太多!”

“公子,你这话可就不对了!就算秦军强大,可我大齐也不害怕!三晋本就一体,这次赵国若真的出兵。就算我们不得罪,那不也是要开战吗?秦王就算生气,也不会对我大齐如何的!秦国远征,危险太多。根本就不现实。

还有,这会儿,只怕秦王巴不得我军与赵国打起来。要不然,怎么秦使现在就告诉我王,赵国的动静?不是让我军有所准备吗?”公孙阅虽然善于谄媚,可自己确实有极强的分析能力!而他说的也不错,嬴驷在秦使出发前,还真有一番交代。把齐国的注意力往赵国引导!

公孙阅的话,把文公子说的哑口无言。齐王猛拍桌案:“好,公孙大夫说的不错。这个赵国,这几年的发展势头,的确太猛。是时候好好的教训一番了!”……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