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大秦童子军 > 第 966 章 步调问题

第 966 章 步调问题(2/2)

目录

“苏子在书房?”骑在马上的燕王眉头一皱,打马向前。到了车马场,直接翻身下马。向书房走去!后面是数名内侍迈着小碎步紧紧跟随。对于苏秦,现在的燕王可是抱着一种可有可无的态度,在他看来,就是苏秦。让燕国原本平静的状态,变成现在这样!

快步走到书房,燕王在书房门口调整一下呼吸,才向书房里面走去!书房中亮着灯光,苏秦坐在一张桌案后面。在他旁边,还有两名燕王的贴身内侍招待。见燕王进入书房,几人同时行礼:“参见大王!”

“不必多礼,起来说话吧!你们出去,本王和苏子单独聊聊。”燕王边说边向前,走向自己的座位。“诺!”内侍应答一声,低着头向外面走去!燕王坐到座位上,看着苏秦:“苏子,坐下说话吧!”

“诺!”苏秦应答。坐回原位。燕王没有主动说话,倒是苏秦脸上带笑:“大王,刚才臣听说,您去了城外大营?不知,我大燕军队是否要开始南下了?”虽然,苏秦知道燕王不怎么喜欢自己,可是苏秦有自己的目的,只能选择主动出击!

燕王轻轻点头:“不错,苏子!我大燕此次承诺的五万骑兵已经准备好了。随时可以开拔!不知,对此次合纵,苏子有什么看法?我大燕何时出兵比较何时?”

既然苏秦来了,燕王还是要做出一副不耻下问的态度的。说到合纵,苏秦的脸上立马有亮光闪现。轻声说到:“大王,臣以为,此次合纵来之不易,有之前的教训。各大诸侯肯定对攻打秦国更加上心!

既然我大燕的五万铁骑已经准备妥当。

就应该马上从赵国向秦赵边境集结。与赵国骑兵组成强大的军团,越过之前秦军占据的离石等地,向秦国纵深杀去。”

“苏子,本王知道你一直想促成六国合纵。可是你想过没有,此次合纵是公孙衍从中主持,就算合纵成功。对你也没有任何的好处!而且,实话告诉你,对于他们所说的合纵,本王心中还是有芥蒂的。

上次我大燕可以说诚心诚意了吧?军队都调动了,可最后的结果呢?自己的后方却被别人威胁。说实话,秦国这些年对大燕其实没有威胁。这样处心积虑的对付秦国,对大燕没有任何的好处。”

“大王,难道您的意思,不打算派兵合纵了?那,集结如此多的军队在蓟城,有何用意?”苏秦也是关心则乱,一着急便说出了这种没有水平的话。

燕王眉头一皱,轻轻摇头:“自然不是,既然答应了合纵,本王的大军就会南下。只是,让三晋诸侯有了实际行动。我军才会加入战场。”听到这话,苏秦稍微的放松一些。不过还是有忧虑:“大王,若是这样。战争胜利之后,三晋诸侯有想法如何解释?”

“解释?我大燕路途遥远,为何要向他们解释?”燕王脸上表情已经在变化,说完后看向苏秦:“好了,苏子。今日天色已经不早。本王刚从外面的大营回来,已经累了。若是没有其他的事情,你就退下吧!”

“诺!臣告退!”苏秦应答一声,起身向外面走去!他的脸上有些落寂,魏王对他的态度,让他感到有些寒心。他知道,在燕王的心中,自己的地位在不断下降。其实,苏秦这个时候来见燕王,就是想看看,燕王对合纵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态度!

现在还好,虽然燕王不再重用自己,可他却没有退盟的意思。看着苏秦离开,燕王伸一个懒腰。起身准备洗嗽。到目前为止,自己身上可还是穿着笨重的盔甲。

魏国边境,虎牢关前。近日热闹起来,大批军队在关前集结,一座巨大的营地在士兵们的忙碌下搭建而成。象征着韩赵魏三国的战旗在旷野中迎风而动。三国士兵,穿着不同的战甲,在营地内来回走动,巡逻,斥候时常向营地外面跑去!

已经是联军主帅的公孙衍,已经带着手下幕僚进驻主营,中军大帐前,三竿不同的战旗迎风哗哗而动。三国战旗下方的中军大帐内,已经站满了人。公孙衍坐在主位,目光在三国将领中来回巡视。

营帐内,可谓名将云集。赵魏韩三国,但凡有些能力的军中将领,全部在营中听令。此次,公孙衍即是联军主帅,也是魏军主将。而赵国派出的是名将赵渴,韩国方面,太子奂亲自上阵。不过他不是韩军主将,韩军主将名叫申差,韩国本土将领,统兵多年,战场经验丰富。韩国实力不行,可韩王对这

次的会盟却异常看重。

公孙衍看上一圈,从内心来说。三国大军云集,他是非常高兴的。最终,目光看向大帐中间一名将领,高声问到:“说说吧,齐楚燕三国的军队是怎么一回事?他们的军队到什么位置了?”

斥候将领,看起来非常年轻。非常干练,听到问话低着头:“相国,根据斥候的查探,楚燕两国的大军已经行动。只不过,他们的行动有些迟缓。看样子,在战争爆发之后,才会到达战场!至于齐国,他们的军队,并没有行动,依然在临淄城外!”

“齐国,又是齐国!公孙相国,你说说,这齐国到底打的什么主意?都已经到这个时候了,军队还在临淄。难道,齐王又想退出合纵?”韩国太子奂出言表示不满!说到这韩太子,也就二十岁不到的年纪,正是年轻气盛时。心里有什么话,却是一点也藏不住。

韩太子也许的出于气愤说出这样的话,可听在公孙衍耳中,却让他心头猛的一跳。轻轻摆手,公孙衍说到:“太子,此次合纵山东诸侯已经达成共识,想来齐王不会做出什么过分的举动!本相看来,这齐国还未出兵,肯定是在看楚燕动作!只要两国军团到达,齐军自然就动了!”

公孙衍还在太乐观了!事实上,齐王在接到合纵的各种条约之后,就彻底的后悔了。之前还只是和公孙阅商讨。而现在,却是有了实际行动。在文公子等人回齐之后,就直接下令,齐国的一兵一卒不得西进!这个决定,虽然遭到了文公子等人的反对,可却得到了绝大多数齐国大臣的支持,并不是每个人都愿意与秦国为敌的。

撇开齐楚燕三国之事,有大将出列轻声问到:“相国,此时在虎牢关前,我三晋诸侯数十万大军已经齐集,就算没有其他三国的军队。我军对秦,已然有了些许胜算。末将以为,是否开始出兵,兵发函谷?”

“对啊相国,末将也以为攻秦之战不能拖延。我三晋几十万大军云集,每日消耗的物资,那都是海量!长此下去,不用秦军来攻,我联军就会土崩瓦解。”目光长远的将领,已经看到了联军的不足!而且这样的话,很容易就引起将军们的共鸣。

公孙衍何等聪明,联军的不足,他比别人看得更加清楚。所以,在将领们议论之时,他用严肃的目光看向所有人:“诸位,的确,我军消耗不起!凭借三晋诸侯的力量,已经有和秦国一搏的底气!

而且,楚韩等国肯定是想让三晋先行消耗秦军的锐气。既然想要合纵抗秦,必要的牺牲,还是要有的!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秦国这只饿狼!既然燕楚的步调不协调,那好,我等给他们做个榜样。大军休整三日,之后向函谷进发。”

公孙衍瞬间就有了决断,满帐将领,听到命令之后,全部精神为之一震!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