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62 章 景监迷惑(1/2)
卫鞅从王宫出来之后倒是有了一阵安静的时光,回到左庶长府邸。公主就为他准备了热水,洗漱一番一觉就是睡到了第二天的中午!也就是上将军公子乾和太子回栎阳城的时候!
起床后卫鞅就在公主的陪同下吃了中饭,卫鞅吃过饭之后,卫鞅开始思谋变法的事情!现在的时间已经快接近冬季,时间也是一天天的变冷。按照秦国人的习惯,到了这个时节,已经无事可做。纷纷都在谋划如何过冬了!
在冬天,人们什么事情都不会做,而是在家中烧上一炉火炕,一挨就是整个冬季。
漫长的冬季,各国都会止兵歇戈,是百姓们最为快活的日子,也是最难熬的日子!百姓们不用担心征兵作战,不用担心家破人亡!可是这样的日子也让人发愁!天天在家待着,没有任何的收入,不用做事,生活又成了一个大的问题!
这个冬天,注定秦国不会平静!卫鞅一忙活就是一个下午。终于,到了晚上的时候。景监前来汇报最近的工作!
卫鞅那堆满书简的书房里面,景监拱手行礼:“左庶长,最近咸阳的工程大体已经完成,相信用不了多久,就能迁都。还有就是现在新法的推行,已经到了一个瓶颈!下一不该当如何,还请左庶长明示!”
景监这段时间也算是辛苦,不管是处理秦国内政还是咸阳的工程监督,那可都少不了他下力气!
听到景监的问话,卫鞅笑着:“现在我大秦的变法已经进入一个瓶颈期!自然要想办法打破这样的局面。刚好,现在咱们大秦与魏国刚好达成了和议,魏国重心已经东移,是时候进行下一步了!”
“左庶长,听你这话的意思!是准备颁布新的法令了?”
“不错!昨天回到栎阳我就面见了君上,向他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君上叫我准备好所有的对策!这是我准备好的,你先看看!”说话的时候,卫鞅顺手就把一份书简交给了景监!
景监接过之后,马上认真的看了起来!看到最后,景监整个人心中的震荡已经无以复加。整个人站在卫鞅面前,很久之后才说到:“左庶长,真的要这样做吗?会不会太激进了?”
景监手里拿的,就是第二次变法的总纲,里面大略的说明了变法的内容,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新的田制!
不管是在这个乱世,在这个靠天吃饭的年代,还是后面的各个太平王朝。土地都是百姓最为重要的生产资料!没有什么东西比土地更能让人上心,更能让人关注!土地就是百姓安身立命的根本。有了土地心里就不会慌张,在秦国不管是公室贵族,功勋元老还是秦国官府都有自己直接统领的土地,就是那些富甲一方的商贾也会积极的购买土地,因为在他们看来,就算自己的家业再大,也抵不过拥有自己的土地。就算的城里的普通工匠和平民,也会拥有一份自己的祖宗留下的土地,虽然不多,却能让自己在乱世中存活下来!
推行新田法,等于在秦国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重新分配土地,就是利益的再次组合。可以想象,如果卫
鞅的这份法令发布出去之后,会在秦国掀起什么样的风暴!秦国的庙堂乡野,黎民百姓将会有什么样的反应!
这次的法令,可不像第一次,第一次还有很多强制的管理百姓的,被人们称为酷法的条令。有很多杀气腾腾的规定,让所有人都怨恨。只是碍于法令的严苛,让那些心理有怨气的百姓不敢公然抱怨而已!而这一次的变法,就是给百姓利益,让百姓有自己的土地,让他们能自由的发挥,绝对不像之前一样,普通的隶农还要靠着封地领主存活!相信,这次百姓们会从心底支持变法!
十年前眉县卫鞅的一场大杀,让百姓看到了秦国变法的决心,让人们看到了卫鞅决绝的一面,也看到了秦国新法的威严。让秦国械斗,群殴这样的事情在秦国彻底的绝迹,让人们看到了官府的力度。
但是新法对于百姓来说,更多的是维护治安的作用,久而久之自己没有得到什么好处,心里自然就不会平静!现在好了,只要这份新田法颁布,一定能让百姓们信心倍增,相信好日子很快就会到来。
只是新的法令可以看到百姓们会支持,会兴奋,会忐忑。可秦国的那些贵族呢?会乖乖的把自己的领地交出来吗?会乖乖的任由卫鞅新法推行吗?
这才是景监最为担心的地方!卫鞅微笑摇头:“其实早在十年前,眉县大刑的时候,我就想颁布新的法令了!只是那个时候我大秦的变法力量还没有在大秦稳固,太过激进的话,稍微有点意外,就有可能夭折!
现在好了,我大秦刚刚大胜,而且卫国的军团很快就会驻扎在栎阳城外,有他们的震慑,还会有谁敢跳出来做妖!加上君上择机就会去与魏王会盟,诺大的秦国,就靠我等发挥了!”
“诺!左庶长,既然如此,那属下就马上开始去准备!争取在入冬之前,把所有的法令全部弄好!”景监知道,卫鞅这一手,虽然对秦国好,可是却等于断掉了秦国贵族们的根贵族们没有反应,那是不可能的!但是此时,他却以大无畏的精神,支持卫鞅的新法!
应答一声之后,景监就转身走了出去!卫鞅只是微笑着摇摇头,自己也不知道自己是在想些什么!
接下来的日子,在秦国的上层中悄悄的流传着卫鞅要进行第二次变法的消息。只是新法的具体内容还没有最终公布,使得这些贵族们都不敢轻举妄动!
慢慢往来于秦国各地的使者多了起来,这个冬天好像秦国更加热闹了!在民间各种消息也多了起来!说什么要分田,要废除封地的消息那是漫天飞舞!
推行新法,让百姓们看到了希望,而那些贵族们,就是无尽的忧虑和不满了!对于外界的纷纷扰扰,卫鞅和他的手下的左庶长府邸的吏员们却还在不停的忙碌!卫鞅知道,废除井田是整个变法最关键的环节,也是秦国变法成功与否的根本。
所以再和景监稍微的商议一下之后,卫鞅就把变法的所有书简交给了景监。景监马上就开始筹划变法的步骤!每天都有来来往往的人在左庶长府穿梭。信
使探马往往都没有多少休息的时间,在栎阳和各县之间来回奔跑,往往一波接着一波的信使在路上都能正面相逢。
卫鞅更是把自己彻底的放在了书房,有什么新的法令,第一时间有记录下来,左庶长府邸的吏员们,更是把吃住都弄进了左庶长府,对于这次的变法,他们每个人都非常的兴奋!
十年了,整整十年左庶长府都没有什么新的法令颁布出去,让这些年轻的吏员们都以为,秦国不会再有新的法令颁布了!可是卫鞅没有让他们失望,十年后,新的变法来得更加的猛烈,而且还是整个秦国甚至是大周境内最重要的大变。让这些吏员们看到了希望,让他们干劲十足!
在卫鞅书房的门口,作为他贴身侍卫的荆武,就像是一尊门神一样一动不动的站在原地!上次去魏国荆武并没有跟随,而是去了墨家总坛,说是墨子有令让他回去研习武艺!
对于这等好事,卫鞅自然是不会阻拦的。不过可以看到的是,在荆武从墨家回来之后,整个人的气质变得更加成熟,给人的感觉就有一种引而不发的高手的感觉!
有了一身本事的荆武,更加胜任保护卫鞅的工作!
整个春秋战国,乃至之前的西周,商,夏。井田和奴隶就已经存在,可以说是老古董中的老古董。井田制和奴隶制,在漫长的历史时期都是国家典型的社会框架。是之前各朝,各诸侯耐以生存的基石。
井田和奴隶是一种共存的状态,有井田制存在,必然就会有大批的奴隶存在,奴隶一直依附于井田制得以生存。想要废除,其实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就连景监,车英等人,对于废除这个都有自己的疑虑。
虽然他们拥护变法,可是从另外一个层面上来说,他们也是统治者。改变这两样东西,已经触碰到了很多人的底线。
别的不说,就车英作为陇西子车氏最为重要的子弟。如果废除井田,那他们家族的封地,等于就全部要交出来,一时间谁能接受呢?虽然当初景监说自己坚决拥护变法!可是在心里面,他还是有一些想法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