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87 章 景监大婚(1/2)
第287章景监大婚
卫鞅的大队很快进入栎阳,景监稍作休息就开始督促左庶长府的官员按照不同的种类将所有的公文分类归案,卫鞅则是一头扎进了书房,整整忙碌了一夜,将此次巡视的所有事情,是否处理事情有漏洞全部仔细的回想了一遍,然后又写了一封长信叫荆武送往白赢酒楼。也顾不上吃什么饭,直接倒头大睡起来。
这一睡就是一天,直到第二日的傍晚时分,卫鞅才悠悠醒来。稍微打扮整理一番就离开左庶长府邸,向着外面的街面上走去!
走在栎阳的街面上,虽然栎阳城还是那么大,但是经过几年的努力,整个栎阳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之前的冷清,萧条一去不复返,取而代之的是林立的店铺,往来不绝的行人。之前从来没有过的夜市,也在栎阳城内悄然流行起来。
卫鞅出门之时,正是栎阳最为热闹的时候,商家开始把准备好的货物,吃食放在显眼的位置,而往来不绝的客人。都纷纷进入自己喜欢的店家,挑选自己满意的货物或者是吃上一顿。
看着当前的热闹,再想想之前秦国的冷清,穷困。卫鞅不由得感慨万千,秦国的一切变化。出力最多的,就是他自己,看着那灯火辉煌的夜市,卫鞅的眼角不由得流出了泪水。
虽然主政秦国已经几年,可是自己却没有认真的看过一次夜市,要不是自己心中已经有了其他的想法,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去欣赏自己的杰作!
走着走着,卫鞅就来到了景监家外面的小巷子。此时的小巷,已经不再是卫鞅熟悉的小巷,整个巷子都被青砖铺满,由于位于栎阳的官员集中区域,整个小院车水龙马,往来不绝的都是各家的车马。
在巷子的两边,都是焕然一新的民居。可见在卫鞅的努力下,秦国各个阶层实际上都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灯火通明,无不是在告诉世人,秦国栎阳已经处于一个相当繁荣的小康状况,那种祥和的气氛充斥着整个栎阳。
卫鞅悠然漫步,远处却有一女子对着他挥手:“卫大哥,卫大哥。在这边,在这呢!你可认错了门!”
卫鞅从思绪中回缓过来,愣愣的看着那女子,只见此人身穿绿衫,个头高挑,衣服配上身材既美丽称身,有柔和唯美。一绺靓丽的黑发飞瀑般飘洒下来,直达腰际。弯弯的峨眉下一双丽目明亮有神,秀挺的琼鼻,脸颊微微泛红,樱唇小嘴清丽脱俗,瓜子脸蛋晶莹如玉,衣服配上完美的容貌。让卫
鞅差点不敢相认,好半响才说到:“你是?你是小狐儿?看看,如今都成大美女了,我都不敢相认了!这里面是你的新家?这也太气派了!要我一个人,还真不敢进门了。”
算起来,卫鞅的确很久没有到景监家里,陡然间发现整个栎阳都在变化,还真不一定能找到景监!
小狐儿嘟着嘴:“大哥,咱家也就是大门大了些,院子扩建了一下。哪里说是气派了!你是没见过别人家的府邸!好了不说了,大哥快些进来。我们可是等了很久了!”说着话,小狐儿就在前面引路。
卫鞅跟着进了大门,绕过一道壁影,整个院子都展现在了卫鞅的面前。只见院中整洁干净,灯火通明,两边还修出了供人雨天行走的走廊。
就这样一个院子,你绝对不会想到,几年前还是一个家徒四壁的情况。卫鞅心中不免又是一阵感慨,景监从客厅匆匆走来。一副神采奕奕的样子,隔着老远就笑着说到:“左庶长啊!要按照我的意思,就得让你在栎阳城多转上几圈。也让你看看从你当上这左庶长之后,咱们栎阳的变化。比起以前来,那可是一个天一个地啊!可是小狐儿偏偏说怕你找不到,硬是要出去等你!走,咱们里屋说话!”
“呵呵,就你心眼多。要不是小狐儿在外面等我,我还真找不到这呢!我自己都不到,这才几年时间。整个栎阳居然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
小狐儿笑着:“就他想着让你出丑呢!卫大哥,你们先进去,我去关门!”说完,小狐儿就回身准备把门关上。
景监带着卫鞅走进了客厅,卫鞅四周打量,不住点头:“不错,不错!这的确像是一个家了!可是比之前我来的时候,气派多了!咱们的景监大人如此节俭的人都能住上这样的房子了!说明秦国的百姓生活也变得好咯!”
“大哥,没有你,哪有栎阳的今日?秦国上下都不知道怎么感谢你呢!”小狐儿从外面笑盈盈的走了进来,手里还端着茶水,在傍晚灯火的衬托下,满面红光。
谁也不会想到,就是几年前小狐儿还是一副黝黑细瘦的样子!卫鞅由衷的感叹:“是啊,秦国在变。人也在变,现在的小狐儿都已经变成了大美人,可以出嫁了!今天我可是没来错!”
小狐儿脸色一红:“大哥说的啥呢?怎么就能出嫁了!只怕没人愿意要呢!”
听闻此言,卫鞅不由得哈哈大笑:“哈哈,狐儿原来是担心这个啊!那好,今天有卫大哥在这,一定让你给嫁出
去。”
“哪有!大哥就知道开玩笑!还今天嫁出去,也不看今天是什么时候了!不和你说了。我去准备做饭!”小狐儿不由得红着脸说到!然后就向外面跑去。
卫鞅摇头:“这个狐儿,跑得倒是够快!景监,你怎么没和狐儿说说?难道要我今天来这就这样回去?景监兄,今晚咱们可是说好了,我冲着你们的喜酒而来!现在准备好了没有?”
“喜酒?”景监刚才听到卫鞅意有所指,早就已经尴尬异常,现在卫鞅直接说出来就是愕然,然后脸色顿时就变红,有些尴尬的说到:“这个,这个不急。还是以后在说这个事情吧!今天你来这,咱们就好好的喝上几杯!你是不知道,现在狐儿的手艺那可是大涨,做什么菜都是非常的好吃呢!”可以看出,景监现在心里的紧张,对于和小狐儿的事情,怎么心里都有抵触!
卫鞅叹息:“景监啊!你怎么这样呢?小狐儿的心思你还不了解?那卫鞅可就直说了,小狐儿为何从来没有叫你父亲?而是愿意将你当成是兄长看待?这其中的缘由,我一个外人都看出来了!
这么多年,小狐儿没有一丝的改变。我就问问,景监你想让小狐儿等到什么时候?其他人不好意思为你二人说和,但是卫鞅不怕。你们二人的感情不用说,咱们又是患难朋友。我今日就直说了,此事宜早不宜迟,干脆就在今日了!”
景监尴尬的笑到:“左庶长,道理是这样。可是景监感觉心中有愧!我与小狐儿,岂能有越理之事?”
卫鞅摇头:“景监啊,我看你一直是开明之人,怎么到了这事就这般迂腐?当初你孤身一人,年纪轻轻,正是大秦最困难的时间,众人皆苦。而你却毅然收养了小狐儿。你二人的年纪本来就相差不大,难道真能做父女?
在卫鞅看来,其实不是什么收养,而是两个战争遗孤相互照料,一同走过了大秦的风雨坎坷。若是说你与小狐儿年纪相差甚大,卫鞅绝不多言。小狐儿对你不仅仅是知恩图报,更多的是一种深情。
如果今日景监你拒绝了这番情谊,那我只能说你沽名钓誉了!卫鞅以为,你二人成婚,生死相守,白头到老这才是小狐儿最好的归宿!”
景监被卫鞅的话说的没有任何的辩驳余地。的确,他和小狐儿的年纪更适合做兄妹或者是夫妻,说到父女,景监时常自己都在摇头。他才二十多岁的年纪,哪来那么大女儿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