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82 章 提亲(1/2)
第282章提亲
时间跳转,转眼间就到了第二日。在左庶长卫鞅的府邸,这段时间和墨家误会的成功解除,让卫鞅整个人都松了一口气,在内心他更加的佩服秦孝公。
在他看来,秦孝公是当之无愧的天下诸侯中最具胆略和胸怀的雄主,虽然这次秦孝公的行动在卫鞅看来有些鲁莽,有些冒险。但是内心他是非常感动的。秦孝公所做的这一切,其实都是为了他卫鞅的安全,为了他日后不再被墨家误解。是为了秦国,为了秦国百姓。让秦国在以后的变法中不再受到任何的挫折!有这样的君主在后面作为后盾,卫鞅心里感觉到了踏实,感觉到了自己的幸运。
为了秦国,为了秦孝公,就算是粉身碎骨,他也在所不惜!早上刚刚起床卫鞅听说公子乾从前线回来就要专程拜会公子乾,除了了解一下前线的大战还有就是想和公子乾商议一下变法的事情。
此时的公子乾是坚定的变法派,有很多事情卫鞅觉得有必要和他好好的商议一下!有公子乾的支持,就等于有了整个秦国军方的支持,卫鞅的内心对于秦国的形势却是非常的明了的!
却不想卫鞅还没有走出左庶长府邸。公子乾已经来到了府门前。在侍卫的带领下,公子乾便来到了卫鞅的书房。
人还没落座,公子乾就感慨到:“左庶长,听说你这可是门庭若市。我就只好早点过来了,要是晚了,还不一定见得到你呢!”
“呵呵,上将军说笑了!你是不知,我正打算去拜访你呢?却不想你自己来了,那正好。上将军,还是先和我说说军中之事吧!此战和韩国,我军以老军对阵,可算是大胜了!”
“左庶长,这次取巧而已。也是那申不害第一次领兵。太过轻敌而已。我军有卫国这样能征善战,诡计多端,灵活多变的年轻将领。他韩军不全军覆灭。都是我们手下留情了!”公子乾得意的说到。
卫鞅微笑:“此次留情,倒是留的好。我秦国现在尚且没有新军。就算打赢了韩国,消灭了韩军。也没有足够的实力对韩地进行占领。反而便宜了魏赵等国。留着韩国,对我大秦有利。”
“呵呵,左庶长我们也是出于这个考虑,要不然申不害这会估计就该和你在这讨论变法了。”
卫鞅一笑:“此事暂且不说,军中将士有立功的,该如何嘉奖。上将军可交由左庶长府进行核议。今日我要找你,实则还有一件事情,希望和上将军进行讨论。”
“哦,和我讨论?是什么事情?你直接说,看看我能提出什么意见。”
卫鞅拿起自己案上的一卷竹简,然后说到:“此事,倒
是有些难办。上将军,我大秦变法虽然已经展开。但是你应该知道,这些变法只是一些皮毛而已。对于秦国真正的强大,还是没有多少助力的!秦国的富强的关键,还是在于对贵族封地的处置!
在大秦,占据人数少部分的贵族有着大部分的封地,他们在这些土地上有自己很多的自主权,对于封地的统治。就是国府都没有任何的办法!上将军知道楚国变法吧!为何当年吴起能够在短时间内让楚国迅速强大?其根源就是对楚国贵族开刀,使得国府加强了对贵族封地的控制!”
“左庶长打算如何处置贵族封地?要知道,这些封地乃是几百年来,各大家族靠着战功,一步一步得到的!如果贸然取缔,只怕麻烦会很多啊!”
卫鞅点头:“上将军的顾虑,也正是卫鞅所考虑的。所以这段时间我一直在想,该如何处理这其中的关系。贵族们的封地自然是要收回的!要不然秦国强大就是一句空话。我的想法就是,可以保留一些封地,但是在封地的治理权,必须收归国府!同时,我们也允许封主在封地拥有赋税的权利,但是必须在国府的规定之内。
同时,以后立功将士可重新获得封地,但是对封地却没有治理的权利,只能享有封地的少量赋税。就当成是食邑!这样一来,日后国君对于功臣的赏赐就有了足够的依据,现在的贵族们,也可以安心了。上将军以为这样修改,效果如何?”
说话之时,卫鞅还把竹简准备递给公子乾。公子乾却是激动的拍案大声说到:“好,这个办法不错。左庶长真不愧是法家名士,各方面的事情都思虑周全。现在栎阳城内的情况,我也是知道的。
栎阳城内的这些贵族,自己没有什么本事。很多就靠着祖上的那些封地在过活。你要是让他们彻底的失去封地,只怕他们会彻底的暴起,以此来阻挠变法。现在左庶长来了这一手,当真是绝妙。今后谁也不能躺在祖宗的功勋里面混吃混喝,想要封地,那可以。就得上战场,有了大功自然就有封地。谁敢不服?而且,还给他们保留些许土地,也不至于让他们心中有激烈的反抗。
以后国君也有了回旋的余地,算起来权力还是集中在官府,集中在国府。而应得的赋税,虽然官府少了几成,但对于大局已经无关紧要了。对于左庶长的变法,其实赢乾早就想好好的说道说道了。却是怕那些贵族借着我的名号,到处造谣生事。再者韩国犯边,军务繁忙。就一直错过了机会。
现在左庶长有了自己的看法,你尽管改就是。有我在旁边替你看着,要是有
人还想生事,直接镇压。人手不够,我这就把姚卫国的两千精锐全部调回栎阳。看谁敢再说话。”
卫鞅却是笑着摇头:“上将军,你这样说就严重了,还没到要把卫国的精锐调回栎阳的地步!秦国的法令在与稳定。就算是我想修改,那也得有一个很好的名头,让各方面都能接受。这可不是一个人说了算!”
“哈哈,你是不是怕有损你左庶长的威严?这个没问题,既然你有了成算,有用得着我地方尽管开口。我赢乾是耿直之人,绝不会绕弯。”
卫鞅这才点头:“我是这样想的,此事由上将军出头。由你向君上上呈国书。把此次变法的内容向君上说明。我这暗中和君上沟通,然后由君上下达变法的诏令,我这里具体执行。这样一来,就可保证法令的畅通无阻了。其他大臣自然也看到了君上变法的决心和态度,同时看都上将军军中对变法的支持,秦国政局自然更加稳固。”
公子乾揶揄的看向卫鞅:“哈哈,左庶长如此刚正不弯的人,此时居然想到了利用各方势力进行周旋。的确让人吃惊啊。只是,你就这么把一个推进变法,完善变法的功劳交给我来做,这又是何苦呢?”
卫鞅苦笑摇头:“我乃一国左庶长,自然要做到言出必行,这样才能让百姓信服。如果是我颁布的法令,到时候有什么需要修改的地方,那可就没有了回旋的余地。百姓们日后自然就不会买账了,之前的努力可就白费了!这不就是某些人,希望看到的吗?”
公子乾点头:“左庶长大义,此事就这么敲定了!改日我就上书。平白一功劳,不要我就是傻子了。只是今日来找你,我也有一件事情和你商量!”
“哦,难得!是公事还是私事?”卫鞅笑着有些好奇。
公子乾神秘一笑:“我能有什么公事?秦韩大战已经结束,就等着君上下诏奖赏有功士卒就是,其他事情有子岸等人操持。今日我来,是为私事。而且对于左庶长来说,还是喜事。大大的喜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