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61 章 栎阳城内2(2/2)
公子乾笑着:“呵呵,现在我可是害怕韩国的!这个韩国。还真是!刚刚变法过上几天好日子就找不到东南西北了,居然集结十万大军,准备进攻我大秦。本将军带着人马上去之后,立马就消停了!眼看快到寒冬,他们也没有什么动作。让我在军中憋的难受,就叫子岸在前线指挥一段时间。我这回栎阳休息休息!”
卫鞅笑着:“韩国不足为惧,虽然他们编练了新军,可是毕竟国小人少。申不害也不会糊涂到,真的进攻我们秦国。他的旁边可是还有一个魏国虎视眈眈。这次,估计也就是想试探一下我秦国的反应。”
公子乾倒是一脸的无所谓:“怕他试探个鸟。这次是本将军没带卫国的精锐。要是带了,看我不发动偷袭,把他的大营烧个干干净净。虽然我秦国现在实力还差了一点,但是单独对付韩国,还是没有问题的。”
“有上将军在边境坐镇,大秦大可放心变法了!为了咱们大秦变法的成功,中途没有什么意外,干上一杯!”卫鞅举杯准备再次敬酒!
公子乾却是听出了一种不同寻常的意味,放下酒杯:“左庶长,你这话中有话啊!咱们大秦的变法能有什么意外?不就是一个墨家刺杀吗?咱们还能应付过去!”
卫鞅叹息一声:“我说的自然不是这件事情!”卫鞅看到公子乾之后,心里就有了对付甘龙的办法。公子乾作为太子傅,对于太子的教育那是很有发言权的!而秦孝公对于太子教育
的问题,一直都是再三强调。公子乾比谁都清楚!
看到卫鞅叹息:“左庶长,到底是有什么过不去的坎,你直接说!要是我赢乾能处理的事情绝对不会推辞!”
“既然上将军如此说,那卫鞅也就不和你拐弯抹角了!在下先问上将军一个问题!将军作为太子傅,对太子最近的学业可曾了解?”卫鞅见公子乾上套,便不慌不忙的问到!
听到卫鞅扯到太子的学业问题,公子乾就是一愣:“左庶长好端端的干满扯到太子学业上面?最近忙于对韩战事,倒是没有太多的了解!不过太子的学业,一直都是公孙贾负责!这个倒是可以问他!”
卫鞅点头:“上将军看来是不知情了!不知上将军对太子的学业有没有什么安排?比如,给他安排人讲课什么的?”
公子乾沉吟了一下:“左庶长这么问。我倒是想起来了,在我出征之前。公孙贾找到我,说什么说什么太子太过聪明,自己现在有的学识已经不能再教授太子了!就连几篇古文都不能好好讲解。就说请太师帮他的忙,整日的在我面前絮叨。真是烦死人了,后来又说不知道教太子什么知识!让他老师帮忙,我哪里知道读书的事情。
把我弄烦了,就由得他自己去折腾了!后来,这不就带兵去了秦韩边境嘛!为了摆脱这个烦人的家伙,我还给了他几坛子好酒呢!那可是赵国上好的赵酒,乃是赵国的商贾朋友特地给我准备!”
公子乾的脸上,露出了对公孙贾厌恶的表情。显然没少被折腾。卫鞅却是心头一跳,好一个阴险的公孙贾。这是在给公子乾挖坑,让他跳啊!结果公子乾自己还真就跳下去了!
此时,公子乾还不知道,公孙贾他们给太子上课的内容呢!看来公子乾这次被人当长矛使了!不过还好,现在公子乾归来,就可以改变这个局面。要是太子继续下去,只怕就危险了!
想到这,卫鞅试探的问到:“上将军,那你可知,现在甘龙教太子的是什么?”甘龙和公孙贾还真是有师生之宜!
赢乾摇头:“咱是个粗人,才不会管他教什么呢?说什么不都是一样的?难道老甘龙还能教太子任何喝酒?”
卫鞅苦笑:“上将军倒是会开玩笑。这老太师教太子的,是《尚书》!”
“《尚书》?这是什么玩意?”
“上将军,看来你对《尚书》不怎么清楚啊!这本书里面有些东西,乃是前朝一些人的治国主张。其中有王道之说。其内容,就是师古敬天,贬斥人为!”
公子乾一听,先是一愣,然后啪的一声手掌拍在凉亭的桌上:“奶奶的,二弟早就明言。不让说什么治国方针。这是在我下套啊!左庶长,这个你放心!赶明儿我就去太子府,看看这甘龙和公孙贾到底搞什么把
戏!”说完,公子乾就拿起一块羊肉,咬上一口:“左庶长,今日时间不早!我就先回府上了!”边吃就边向外面走去!卫鞅向送上一程,府门外却很快响起了马蹄之声!
车英从外面进来:“左庶长,上将军这么着急离开,是有什么事情需要解决吗?”
悄无声息的解决一个难题,卫鞅的心中正高兴。听到问话,只是淡淡一笑:“呵呵,没什么!上将军只是有些困了,想早点回去休息!车英,你收拾一下。就去休息吧!”
“诺!”车英应答一声,然后开始收拾!卫鞅经过这一番之后,整个人也变得有了精神,把所有的不愉快全部丢到脑后。开始为第二次变法进行谋划!
只是,今日注定卫鞅不能好好的办公了,这刚刚坐下外面又响起了敲门声,景监很快从外面进来!手里拿着一卷书简,看到卫鞅的模样。有些高兴的问到:“左庶长,刚才我听说上将军来了!怎样?上将军对于甘龙他们的动作,可曾知晓?”
卫鞅摇头:“上将军这次倒是吃了个暗亏。被公孙贾摆了一道。对于太子学习的内容,他是一点也不知道!这次幸亏他恰巧从前线回来,要不然就不好收拾了!”
景监恍然:“这公孙贾有这么大的胆子?居然敢阴上将军?”
卫鞅笑着:“这个,就不是我们能明白的了!且看上将军如何处置吧!”
景监笑着:“呵呵,上将军的脾气,咱们还是知道的。这次只怕有人要倒霉了!偌大的秦国,可是没人敢起算计于他。”
卫鞅点头,笑着说到:“怎样?你那边最近可曾有什么消息?”
景监想都不想说到:“左庶长,经过我们的探查,墨家弟子已经全部撤出栎阳。估计最近一段时间是不会有什么行动了!还有,卫国的那些将士,还真是对刺客的套路非常的熟悉。什么安排哨位,布置围捕,可比车英的铁骑厉害太多了!现在咱们的左庶长可谓是真正的铜墙铁壁,而且还是外松内紧。墨家,胆敢再来,估计也没什么好的退路!”
卫鞅笑着:“呵呵,卫国训练出来的士兵,的确了得!刚才车英自己都承认,自己的部下不如卫国的士兵,要知道车英可不是一个轻易认输的人!倒是这批将士,我看着也很舒心啊!要是我秦国有十万这样的军队,便能横扫天下了!”
景监摇头:“这个,只怕很难。听他们说,卫国的练兵和别人不同。对士兵的体能消耗过大。没有大量的粮食,肉类供应。士兵的身体跟不上!”
卫鞅无奈:“呵呵,这个我也只是说说而已,真要编练军队,我秦国的时机还未到!”两人讨论一会儿,景监便告辞离去。听说没有墨家的踪迹,想来是已经全部撤出栎阳。对于卫鞅来说,倒是一个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