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41 章 稍微平静(2/2)
卫鞅笑着:“君上,臣和你想的确是不一样。秦国的根本在百姓,只要有百姓的支持,就算有人在庙堂作乱,家族势力再大。他也翻不起什么大浪来。到时候有可能的还会把自己淹死!至于墨家,该来还是会来,咱们大可不必在意,加强各方防御就是!”
秦孝公:“哦?这怎么说?”
卫鞅胸有成竹:“君上,你想想在秦国是百姓多?还是贵族多?只要以后秦国的百姓都守法自律,就算在庙堂之上有几个蟊贼作乱,咱们也有足够的精力应对。你以为如何?”
秦孝公却是还在皱着眉头:“话是这么说,可是那些功勋贵族,都有自己的封地。而在封地内的百姓都是依附他们的奴隶。这些奴隶只会听从功勋贵族的号令,就算我这个国君。都没有办法,这样一支强大的力量。我们却是不知道他们究竟有多大的破坏力!”
卫鞅点头:“这一点君上考虑的倒是全面。所以今天来,臣就是想和君上商量如何剥夺这些功勋贵族的力量,让那些百姓以后直接听命官府,那样就算有叛乱。他也没办法施展了。”
一听这个,秦孝公就有些兴奋了,说到:“哦,左庶长想到办法了?你说说。”
卫鞅笑着:“没有其他的好办法,咱们给他来个釜底抽薪!所谓釜底抽薪,就是废除秦国的井田制,放开阡陌让普通百姓自己开荒种地,谁开就是谁拥有,废除秦国境内所有的奴隶,改变现有的封地!”
“左庶长,我有不同意见!你的想法是不错!的确可以达到釜底抽薪。可是这样太过激进,更容易引起极大的反弹,现在刚刚在眉县闹出这样一出,末将倒是以为可以巩固为主!
对前一段的各项律法进行巩固,让百姓,贵族接受。也好让那些作妖的贵族思想放松下来!要知道,楚国当年的吴起变法,就是过于激进,几年内完成了所有的事情。可是
到最后却法不入人心,随着吴起和那一代楚王的离去。楚国又回到了原来的轨迹。”
听到这,秦孝公细细的品味了一番,最后拍手:“左庶长的想法倒是不错,的确可以这样来一下。可是卫国说的也有道理!现在虽然是把那些个贵族给震慑了一番,可是还没有真正的触及到他们什么利益,双方也都是试探。咱们现在应该以巩固为主,让变法的思想深入秦国百姓的脑海!左庶长,变法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咱们可不能操之过急!咱们现在倒是可以谋划,你先说说你具体的想法!”
商鞅早就准备好了具体的想法,听到秦孝公一问,马上说到:“君上说的也有道理,是卫鞅心中太急切了!那我就说说:之前的耕地,咱们都是施行阡陌封疆制度,这是一种奴隶制的土地国有。咱们要做的就是把他废除,施行一种新的制度确立土地私有!
臣所想,咱们接下来的法令可以规定,允许人们开荒,土地也可以自由买卖,赋税则按照各人所占土地的多少来平均负担。这样就可增加我大秦的耕地面积,激发百姓的生产积极性。也可增加国库的赋税。
但是官府还能拥有一些国有土地,如那无主的荒地,山林川泽还有以后新占的他国土地。都属于国有土地范畴。用法律的形势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还有一个作用,那就是可以破坏原有的奴隶制生产关系,促进秦国经济的发展!
而废除奴隶,就使得那些隐匿的人口全部暴露出来,增加了我秦国的劳动力,也使得百姓对秦国的认同感更强!
废除封地,推行普遍的郡县制度。把之前没有设立的郡县的地方,全部重新合并设立,由君上任命县令,县丞等官员。这样一来,君上就能逐步的改变功勋贵族在自己封地发号施令的局面了!”
秦孝公听完:“你说的不错,依照之前的制度是肯定不行了!现在的秦国,必须得拥有一种新的生产方式。按照左庶长所说,我大秦很快就拧成一股绳了。只是这样的话,咱们应该注意些什么呢?猛然这样一来,只怕反对之声会非常的大!秦国占有封地的贵族可不再少数,这些人占据了秦国差不多一半的土地。而且有的,还是处于肥袄的地方。”
卫鞅点头:“但凡新法的实施,肯定会有很多人反对的。尤其这次,如果之前说的还只是让百姓有了一些上升的环境的话,那这次就是拿贵族们开刀了!眉县各家贵族以求情为主,他们反应不那么激烈,就是为了看我们下一步怎么走!刚好趁着这次眉县事件,咱们先沉下心来,等到所有法令全部思谋成熟,在给他们来个措手不及!”
秦孝公点头:“不错!左庶长现在既然同意缓一缓,那你就直接把握这个时间把!我要说的是。本公已经下定用毕生的心血来进行秦国变法,那怕是十年,二十年。我都能等下去!”
从秦孝公的语气中,有说不
出的坚定!
卫鞅微笑:“君上如此信任臣,臣怎敢辜负。对了君上,这次在眉县收到的那些奇珍异宝,可是多的不能再多了!臣回去之后就叫人把东西送上来!”
“哈哈”秦孝公大笑:“好你个左庶长,倒是想到本公了!你变法有大功,就算截留,本公也不会说什么的!”
卫鞅却是严肃的说到:“君上这可不行,你这不是要让我贪污受贿吗?这可是死罪,卫鞅可不会打自己的嘴巴。”当然,两人这是玩笑话。
事情办完。天色已晚。卫鞅起身:“君上,今日之事已毕,卫鞅就先行告退了!”
秦孝公点头,并且再次嘱咐:“左庶长,该怎么做,你就怎么做!大秦的未来,可就看你的了!王伯,送左庶长出宫!”
“诺!”王伯的声音马上响起。卫鞅向姚卫国一拱手,然后向外走去。这个姚卫国,倒是让卫鞅再次刮目相看了!依得自己的急脾气,现在肯定是力荐秦孝公马上进行第二次变法,可是他却在一边适当的阻止!说明,这小子年纪不大,却对变法比自己认识的还要深刻!
看着卫鞅出去,姚卫国也适当的起身:“君上,天色已晚。末将也出宫了!”
秦孝公一摆手:“好了,你快点滚蛋把!”整个秦国的将领中,秦孝公只怕也就可姚卫国这样的开玩笑了!姚卫国却是嘿嘿一阵憨笑,然后向外面跑去!
出了王宫,卫鞅直接就回到了左庶长府邸。刚到左庶长府却见景监还在忙碌,走进他的房间轻轻敲门。很快房门打开,景监见是卫鞅急忙行礼“左庶长,你还没休息?”
卫鞅笑到:“刚从王宫出来,见到你这还亮着灯,这是在忙什么呢?”
景监苦笑:“还不是眉县的收下的那些礼品的清单。现在正在清理呢!”
卫鞅点头:“很好,我刚好要找你,就是这些礼品,全部整理好之后。给君上送过去!免得晚了有人说闲话!”
景监马上答应:“这个没问题,明天一早,我亲自送过去!”
看了一下没有其他的事情,卫鞅便说到:“既然这样,那就早点休息吧!这些天够累的。”景监拱手:“诺!左庶长吩咐了,属下这就准备休息!”
卫鞅笑着,就向自己的房间走去,脑海里面都是关于第二批法令的内容。在心里推演无数遍,虽然第二批法令的内容不是很多。但是却能预料到,这绝对是最难推行的法令。
因为卫鞅要从根本上改变秦国的制度,与其他诸侯都不一样。其他诸侯或多或少的都保留了一些原有的井田制,奴隶制。
就比如南方的楚国,就最为明显,很多时候军队调动。很多将领都是靠着自己封地内的私兵,虽然楚军规模非常的庞大,单兵作战能力也强。但是组织结构上就不如魏军。这就是楚国当年变法不彻底,留下的后遗症。
现在到了卫鞅这,他绝对不允许秦国,还有这样的事情发生。回到自己房间,卫鞅在演算无数遍之后,沉沉睡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