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25 章 徙木立信(1/2)
第225章徙木立信
卫鞅就这样在秦孝公的安排下,成为了秦国总揽国政的左庶长。只是在他成为左庶长之后的十多天里,栎阳城又安静下来!仿佛他这个左庶长从来没有上任一般。
世家大族该怎么生活还怎么生活,平民百姓对于朝局的变化,没有任何的感觉。
这一拖,就是半个月的时间!这天,栎阳城的南门,比平时热闹了许多。
南门后面,有一个很大的集市,每隔一段时间,这个集市就会开通,让百姓去里面进行交易。
其实说是集市,也就是一块大一点的空地,被官府用木栅栏围了起来而已!平时的时候,这里不会有什么动静,只有到了开市,栎阳城以及周围的百姓才会到这里。进行交易。
猎人们准备山货,手工作者就准备陶瓷,土布,做好的皮具等等,农民则是准备蔬菜,牲畜等等。
在集市里面,一般需要的东西都会存在。百姓们卖掉自己的东西,再去换回自己的所需。在集市里面,也有不同的区分,秦国以外的商贩聚集在一定的区域,只用钱财交易。
而秦国本地人。则会有人用自己的实物和别人交换。看个人的需求。难得的赶集日,栎阳城也难得的有一次人山人海的热闹。
进入春季,百姓们都在为一年的劳作做着准备。遍观集市,换取农具的地方是最为繁荣的。这日,风和日丽,南市比平日里热闹了许多。百姓们在川流不息的时候,秦国负责发布消息的地方,却出现了不小的热闹。
在集市中,由于秦国的集市不是固定的,所以每一次都需要官府在集市的显眼之处张贴下一次开市的时间,以及注意事项。
此时正是集市热闹的时候,只见张贴榜文的地方,出现了一队秦国士兵。他们抬着一根非常粗壮的木头在显眼的位置就停了下来。
这个怪异的举动,让赶集的百姓都非常的好奇。随着秦军士兵一起行动的,是栎阳令王试,只见他走上一个高台,对着四周的百姓行礼:“百姓们,在下是栎阳令王试。你们都听好了,今天在下奉左庶长卫鞅卫大人命令。在此集市树立圆木,谁要是能把这根圆木抗到北门。那么国府就会赏金十金。都看好了,这是真金白银的十金。”
王试说话的时候,还有小吏端着十金走上了高台。这奇怪的一幕,让所有人惊疑。
大家都在考虑,这个世界怎么可能有这么好的事情?这不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吗?一时间都议论起来,而那些在别处的百姓。也被这里的动静吸引过来。
徙木立信这个流传甚广的故事,就在秦国的栎阳展开了!
卫鞅之前考虑如何让百姓,在第一时间来相信官府
。思来想去那就是得自己说到做到!在百姓中树立自己的威信。当初和秦孝公商量之后,卫鞅就想到这个方法,虽然说会损失一些金钱。却能在短时间内传播开来,让百姓们都知道。秦国新任的左庶长,是一个言出必行之辈。
因为秦国的集市和别的诸侯不一样,只要到今天才会出现大量的百姓进入栎阳。所以卫鞅就选择消停了一段时间。王试的怪异举动,很快就引起了整个集市的注意,大家都在那指指点点。
有大胆的人问到:“你们官府要这根木头做甚?这不是凑热闹吗?这么多的军士在这。”“就这根木头,最多几个钱,为何要用十金请人扛到北门?”
王试摇头:“这不是要买,大家听清楚了,是谁扛到北门,就赏十金!”
其实,王试也还没想明白卫鞅此举的用意。不过既然卫鞅有了命令,作为栎阳令,他自然要亲力亲为了。
“哈哈!”人群听到王试的话,仿佛就向听到了天底下最好听的笑话一样。纷纷笑了起来,一个断了手的老人说到:“咱们上阵杀敌,断手断脚的都没有得到任何的赏赐,就扛一个破木头。就能得到十金?大人这是拿咱们开玩笑勒。”
“老哥这还不明白嘛!官府这是看集市热闹,要来和我们热闹热闹呢!”
“就是就是,既然这么好,大人你为何不自己搬?”
“大家还是别说了,上次官府还发文说,要减少田赋,可到现在咱们都还没看到动静呢!信这,信个球啊!”议论的声音越来越大,充斥这百姓对官府的不满和不信任。
王试把这一切听在耳朵里面,却是没有一点办法反驳。就在无奈之时,只见又有一队秦军进入了集市,他们前后护卫着一辆马车。到达张榜之处之后,从上面跳下两个人来。一为卫鞅,另一名则是一名小吏,,端着什么东西。
这样的架势,百姓们一看,就知道是大人物来了。便慢慢的安静下来,卫鞅来到王试身边。王试行礼:“左庶长,官府失信于民,现在百姓们都不相信把木头扛到北门,有奖赏了!这如何是好?”
卫鞅看了一下百姓,然后才说到:“既然十金不行,那就给我加!加到五十金!”
王试点头,看向百姓:“大家听好了,左庶长有令!不管是什么人,只要扛着木头到北门。奖金马上增加到五十金,决不食言,而且给的真金白银。”
王试的话音刚落,跟着卫鞅一起来的那名小吏,便把端着的木盘举高。王试掀开木盘上面盖着的红布。只见一排排的黄色的金子,在春日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的耀眼。
就是到了这,还是不能让百姓们信服,
嗡嗡作响,有人说到:“这个栎阳令,刚上任没多久!什么事情都没有做?他说的话,咱们能信吗?”
“信,信个球,官府欺骗咱们的事情还多吗?”
也有人对旁边的人开玩笑:“嘿,这么好的事情,要不你去试试!”
“你怎么不去试试?”
虽然大家说的热闹,却是没有人上前。见到这样的情况,王试开始急的冒汗,虽然已经是春天,但是他却感到了一股子冷意,来自秦国民间的冷。那是一种不信官府的自我防护,要想砸开这道防护。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卫鞅虽然有些皱眉,却还显得有些淡定。因为他知道,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所以见到没人上前之后,他站了出来:“各位乡亲父老,在下卫鞅。就是新任的左庶长,总览国政。以前的官府,的确有很多的不足,让大家对官府失去了信任。所以才造成了今天的局面。
但是,现在卫鞅在这里保证,从今天,从这一刻开始。官府没说出的一句话,都会算数。一就是一,二就是二,绝不更改!我卫鞅为了表示官府的诚意,今天特意徙木立信。现在我就下达作为左庶长的第一道命令,谁能将木头扛到北门,马上赏金百金。”
“轰—————”人群又热闹起来,“不是吧!又涨了!”
“这些大官没有犯病吧!”虽然大家都很兴奋,却是只是议论。就在这个时候,人群中有一个少年对着身边的一名老人说到:“爷爷,要不我去试试?”
“试试?你没糊涂吧?官府会给你钱?”
少年却是有些担心的说到:“可是,您的病,已经不能拖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