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大秦童子军 > 第 212 章 明君遇贤才

第 212 章 明君遇贤才(2/2)

目录

卫鞅点头:“如君上所言,其实变法各国一直存在,只是一国变法成功,则国力迅速增强,比如当年的越国新政,晋国的减税制度,齐国的管仲治国等等。无一不是快速增强国力的典范!

然而,这些变法,都是浅薄的改革而已,最终这些国家也就衰弱了!”

秦孝公在卫鞅说的时候,也在那思考。听到说完便附和一声:“先生所言极是!然则要动到根本,其阻力必定极大!”

卫鞅也没有说不是,只是接着有分析起战国以来的变法,包括了楚国,齐国,魏国和现在的韩国。

这一通全部分析下来,已经到了拂晓,秦孝公抬头看向窗外,才知道一夜已经过去,而肚子里面,却也跟着咕咕的叫了起来!于是说到:“先生,现在已经天亮了,咱们还是先吃点东西吧!”

王伯就在门外候命,说完之后,秦孝公就对外面说到:“王伯,去准备些吃的来!”

卫鞅也感觉到了肚子里面没货,于是谢到:“谢过君上,我倒是真的有些饿了!”

很快,王伯就把酒菜端了上来,两人也不管是什么吃的。胡乱的塞了几口,秦孝公便问道:“先生,昨日你给的治秦之策,当真是治国之正道!还请先生一一为我解说!”

卫鞅先是喝了一碗酒,然后精神一震。才说到:“在下说写的治秦之策,可从几个方面进行。第一,就是关于田地,老式的井田制,已经不适合当今的发展大势。要想让百姓有种田的积极性,就得鼓励开荒,允许田地买卖。

第二关于赋税的征收,以前的征收制度,使得国库空虚,无法应对当今的天下大势。所以必须规定,按照田亩多寡,交易数量进行交税。

第三就就爵位,以前爵位都是贵族才享有的特权,咱们就得把这种特却消除,让那些勤奋的农民,善战的士兵都能得到赐爵的机会。

第四,整合秦国郡县,凡是那些贵族的封地全部取缔,改为郡县,由国家统一治理。

第五就是刑罚方面,全国实行连坐之法,一人犯法其他人也得跟着受罚,这样就能避免私斗,犯罪。

第六统一度量衡,其实就是能更好的杜绝那些无法商贩对百姓的盘剥。

第七,关于秦国的官制,严格规定各自的职责。就没有人能插手别人的事物了!

最后一项,改变百姓的风俗!对于那些陋习,比如殉葬,举家同眠等习俗,必须强制的要求改变!”

秦孝公静静的听着,卫鞅说完之后马上点头:“有了先生的这些论述,嬴渠梁就好像看到了秦国的未来!为了这个,咱们再来一碗!”说着,两人就是一番痛饮。

两人的这一番讨论,就是一天两夜没有合眼。可是把在外面伺候的车英等人弄得没有办法!最后还是王伯,想到了太后,要人前去禀报。可是太后也没有什么办法,虽然心疼自己的儿子,可是看到他如此的为国为民,也知道嬴渠梁的性格。就暂且让禀报之人退下,不用管了!

一直到了第三天,秦孝公和卫鞅的谈话,才算是进入到最后阶段。而姚卫国和车英早已轮换了几次!

依得车英的脾气,是要寸步不离的,哪怕是站在原地睡觉。姚卫国可不管那么多,找了个侍卫们休息的地方就呼呼大睡,然后再出来换班。车英看到姚卫国这样,最后实在顶不住,也值只得跟着做了!

第四日正午,书房里面。秦孝公有些兴奋:“听了先生的一席话,我大秦富强就在眼前!”

卫鞅却是摇头:“君上,说了这么多。还没有说变法的困难。列国变法,无不是充满了血

腥和惨烈!想要改变国人的观念何其困难!想要真的成功,在下还得有几个要求。“先生请说!变法的困难,嬴渠梁早有估算,就算再困难,我也定要坚持下去!谁要敢阻拦,嬴渠梁的刀剑还没有生锈!”

秦孝公表明了自己的心迹!卫鞅点头:“既然这样,那我就先说了!第一,想要变法成功,必须有一批拥护君上,拥护新法的能臣处于重要职位,要不然就有新法颁布,那也会成为一卷空文。

第二,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整个秦国都以法律为准绳。就算是秦国公族有人犯法,那也要按法处理!

第三,君上对臣必须深信不疑,就算别人挑拨,也不可怀疑。自然,臣对君上,对秦国也绝无二心。从古至今,凡是变法失败的,都是因为君上对变法大臣的怀疑而失败!”听完卫鞅的要求,秦孝公认真的看着他。

突然对外面喊到:“姚卫国,车英给我进来!”

“诺!”两人同时跑进了书房!笔直的站在秦孝公不远的地方。秦孝公这才说到:“先生有此要求,嬴渠梁知道你担心什么!今日,当着我大秦最年轻的两位军中将领表态,今日之后,嬴渠梁对先生绝对信任!如有怀疑,人神共愤!至于先生提出的要求,我嬴渠梁必定全力以赴,为先生的变法,提供最坚实的后盾!姚卫国,车英听命!”

“诺!”二人同时行礼。“你二人听好,今后秦国之内,如有人阻拦变法,有人危及先生。你们可自行处置!务必维护先生安全!”

“诺!”看到秦孝公的表现,卫鞅死死的看着,最终说到:“卫鞅在此立誓,粉身碎骨,永不负秦!”说完这话,卫鞅就被秦孝公伸出的双手紧紧的握在了一起。

姚卫国打破他们严肃的气氛:“君上,先生,你们的赤子之心,天地可证。我大秦必定富强。只是,现在该到吃饭时间了!你们还是先吃饭吧!”

本来已经严肃的场面,被姚卫国这么一说,顿时就轻松下来。秦孝公看着卫鞅:“卫国说的对,咱们先吃饭,吃饭!”

姚卫国趁机叫外面把早已准备好的饭菜,端进了书房。然后示意车英,两人悄然退了下去!论谁也不会想到,就在秦国的王宫里面,在秦孝公嬴渠梁的书房里面,一件震惊天下的事情正在悄悄的形成!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