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11 章 卫鞅露才(2/2)
景监见秦孝公沉默不语,便插话说到:“先生所说的这些,君上也是知道的,只是却没有办法解决!还请先生教我等!”
秦孝公摆手,示意景监不要说话。卫鞅笑着看向秦孝公:“当今天下,诸侯混战。比拼的是什么?比拼的就是国力!什么是国力?自然就是占地面积,国内民众,国家政治等等!
首先说说这占地面积,当今天下,诸侯几十,然则能真正称之为强国的又有几个,魏国,楚国,齐国,赵国,燕国,韩国最后算上秦国。
这几个国家的面积,随便一个都快有其他诸侯的多了!而在这里面秦国不算面积小国。却是弱国。这是又是为什么?自然就是甲兵不行!为何有这样的情况发生?
秦国民众不多吗?不不不,秦国境内百姓几百万,却能战之兵不到二十万,这都是秦国内政法令的问题!世家大族对百姓盘剥,使得百姓与官府离心离德。
还有,秦国之大,却国库空虚,没有任何的粮草储备,反倒是有些大族,粮草充足。不愁吃喝。这样的一个秦国,如果要是再来一次,六国灭秦。不知道秦国还能不能扛过去?”
秦孝公这时候却是笑了起来,看着在船头的姚卫国:“先生的意思,是我秦国没有任何的闪光点了!那
如何改变现在的境况呢?难道按照先生说的,用帝道?无为?还是儒家学说?姚卫国你可要好好的听听先生的治国大道!”
“诺!”得到命令的姚卫国在秦孝公身后肃然说到。
景监看到进入正题,马上说到:“先生,之前所说都是亡国之道!今日该有其他说法了吧!”
卫鞅到了这时,严肃起来:“治国之道,强国才是根本!之前所说,都是美好的愿景而已!与真正的强国,却是相差了十万八千里。君上能一眼看破,不为所动。卫鞅已然知道了君上的心思,这次自然不会再有差池!”
听到这话吗,众人的精神皆是一震。秦孝公摆手:“还请先生直言!”
卫鞅看着秦孝公问到:“当今天下,不算正在变法的韩国,其他诸侯魏国,齐国,楚国都有过自己的变法,君上以为此三国中,哪一个可以作为秦国的楷模?”
听到问话,秦孝公就是思考起来。姚卫国却是插嘴了:“先生这话问的!各国情况不一样,岂能用他国作为模板!”
秦孝公也是猛然抬头:“先生说的似乎有深意,还请先生直接说与我等!”
卫鞅点头:“的确如卫国所说,各国情况不一样!魏国本身占有中原富饶之地,只需改革兵制,强兵既强国。
楚国作为七大战国中占地最广的国家,只需聚集民众之心,即可自强。
而齐国同样具有富饶之地,百姓殷实。只需整顿吏治就可!现在的韩国变法,其实和齐国相差不大!”
秦孝公点头:“虽然三国侧重不一样,可是他们的实力却是相差不大!如果有一天在本公的手里,我大秦的国力达到他们的水准,那嬴渠梁也算对得起嬴氏祖宗了!不知道先生认为,我秦国该如何?”
卫鞅笑着看向江面:“三国虽然强大,却是局部革新,没有改变其治国的根本!这样遇见明君则强大,遇见昏君贰臣就会迅速衰落!秦国要想真的强大,绝对不能走三国老路!”
话说到这里,终于有了一些味道。秦孝公也算明白了,这次求贤令真正的果实出来了。以前秦孝公想的,就是强大秦国,能与魏国抗衡就可以了,可是现在在卫鞅的眼中。魏国,齐国等人的变法根本不值一提,这也就是说。卫鞅本人有更大的野心,而且他有自己的把握!
治理国家不是儿戏,所以秦孝公还是问到:“如先生所言,似乎有更好的策论!还请先生直接说出!嬴渠梁定当感激不尽!”
卫鞅严肃
看着秦孝公:“君上,三国变法卫鞅早有研究,他们的弱点卫鞅也全部明了。别看三国此时威震一时,然则并不会长久,都是外强中干而已!今日卫鞅要说的乃是霸道。
霸道乃是我法家的主张所在,我法家所提倡之法不同于黄老的法,法家法则最重两点,一是赏,二是罚,对于当下秦国虽然有些死板,可以激发人民生产力,可在短时间内让秦国强大。
可是此法过于迅猛,而且其要求就是律法拟定,全国尊崇。就连君上都不可随意更改。这样才能使得秦国上下一心!对于变法,先用猛药,过度之后可拟定相应之法令,酌情修改!法家追求依法治国,只要有法可依可速成霸业。
霸道之法其有一个好处就是,律法拟定全国通行,君上只需熬过前面最难的时刻,之后就能安稳。就算后世之君有平庸者,只要不是太过暴虐,太过昏聩。国家的一切皆可照常而行。
这是在下这段时间以来整理的对秦国的一些看法,还请秦君过目。”说着,就拿出一份羊皮卷,递给秦孝公。
秦孝公看到卫鞅拿出了干货,马上就接过认真的看了起来!这份策论,只是大致的说明了一下卫鞅自己的观点,见解。秦孝公看了一遍之后,却是长舒了一口气。看着姚卫国,又看向卫鞅:“本公,一直想治理好秦国,然而却没有贤才辅助。今日看见先生的大作,嬴渠梁深感欣慰,激动!如按先生的说法。我大秦必将强盛!求贤令终于遇得正果!”
景监急忙恭喜:“恭喜君上,此次总算没有白费!”姚卫国却是偷笑起来。
自己的策论得到最终的肯定。卫鞅看到姚卫国偷笑,不免有些好奇:“卫国,不知你这是?”
姚卫国却是嘚瑟的说到:“末将早已算准,先生和君上必定会有火花擦出!现在好了,也不枉末将在君上面前装了一把!”
这话说出,让景监和卫鞅都是好奇,秦孝公却是心情畅快:“不瞒先生,之前卫国分析。连续两次的晋见都有可能是先生的试探!这才让我对先生一直充满了信心!既然几人话题已经说开,秦孝公自然也把自己的信任说了出来!这样就表明,其实秦孝公一直对卫鞅都是看中的!同时也是在向卫鞅表明,自己对姚卫国是非常看中的!”
听到秦孝公的话,卫鞅一声叹息:“呵呵,原来君上心里早有成算,倒是卫鞅有些矫情了!既如此,卫鞅定当辅助君上,完成秦国的富强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