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51 章 撬动一点(2/2)
秦孝公摇头:“这个绝对不行,既然我们已经决定是采取自愿的原则。自然就得让百姓是真的愿意把子弟送到军营!这些年来,咱们大秦的诏令,实在是太过混乱,政令有时候根本就不能统一,甚至出现一天三次政令,却没有一道是对的,让老百姓信服的。
这样下去,我大秦的民心正在一步步的丢失!绝对不能再有什么叉子!倒是卫国给我出了一个主意!这个还不成熟。不过用在他这一千人的队伍里面应该是可以了!”
听说有新的想法,所有的大臣都升起耳朵。老甘龙更是直接问到:“君上,这卫国给你说的是什么主意?为什么说,只有他这一千人才能做呢?难道在我大秦境内推广不行?”
秦孝公心里高兴,终于一步步的激起了百官的好奇心!面上却装着:“是的,如果在大秦推广,牵扯的面太广了!就是咱们,也不一定能控制局面啊!
所以,本公也只能答应姚卫国,就只在他的军队里面实行,却不会在大秦推广!说了半天。、本公还是说说具体的想法吧!
百姓之家,最大的盼头是什么?那就是有田地,有收成,能吃饱穿暖!针对他们的诉求。为了鼓励
当兵。本公决定,让姚卫国招兵的时候,宣布。凡是愿意加入他这支军队的百姓子弟,马上就赏赐给他们田地,允许他们开荒。而且,所得的粮食,免税三年!”
秦孝公的话一说完,整个议事堂都安静下来。所有的大臣都在琢磨,这突然宣布的这个决定,对自己家主的影响!要说在贵族家庭招兵,给点赏赐,那也是应该!可是招收平民的子弟,给他们田地从来就没有过啊!
杜挚只感觉这其中有什么不对,却又说不出来,但也没有好的理由反对。憋了半天说了一句:“君上,咱们都知道。这次姚卫国的军队是要招收山区的子弟,既然招不到。臣以为,还是算了吧!
在栎阳城内和周围地区。各家一家出一点少年,不就可以组建一支全新的千人队了吗?干嘛要用田地去鼓励山民当兵?”
杜挚的话,倒是让很多大臣心动!景监因为在魏国的功劳,现在在秦国的庙堂上,倒是也能说上几句话。他能够理解,为什么秦孝公急着招一支平民的子弟,那就是世家大族的实力太过强大。
秦国想要强,没有足够的军队控制局面,那是肯定不行的!于是在杜挚说完之后,马上站出来帮这秦孝公说话:“中大夫,你这样的想法就错了!这秦国是秦国百姓的秦国,是秦人的秦国。贵族子弟是秦人,山民的子弟也是秦人。
难道所有的战斗都要我们这些家族的子弟去拼命吗?这是绝对不行的,咱们有多少子弟能去拼杀,要是全部拼完了呢?所以,君上采用这样的办法,培养一支平民的队伍是正确的事情!
我知道,中大夫担心的是什么?可是你们别忘了,这支军队的统领,那是白家的子弟!军队的指挥权,除了国君能调动,除了虎符能调动。其
他的都不行!”
景监这样或明或暗的点出杜挚的心思,其实也是点明其他各家的心思。这样说出来,谁敢再明面上阻止呢?果然,老甘龙想了一下,看着秦孝公:“君上,既然只是一千人的队伍,倒是可以分给些田地!毕竟他们的年纪都很小,如果全部训练出来。至少可以为我大秦效命几十年!”
“就是,上大夫说的不错,一千人的队伍。能分到多少地?我听说,魏国在选拔什么魏武卒的时候,也用过这样的方法激励将士。大家可都是看到了魏军的战斗力的!咱们秦人可不输给魏人,有了适当的办法激励。一定会成为天下精锐的!”白家的族长马上附和。
果真还是一点一点的撬动比较好,秦孝公在心里想到!现在大臣们不会有什么过激的反应,那是这样的方法不会触及到他们本身的利益,等到嬴渠梁把一切的路摸索好了之后。老世族在想做出什么反应,已经于事无补了。
看着大家都没有意见,秦孝公才说到:“好了!既然这样。那大家都散了吧!之前说的其他的事情,希望诸位快点落实!”
“诺!”众大臣行礼,然后向议事堂外面走去!
秦孝公发现,自己正在慢慢的撬动着什么东西,只是时机还没有成熟!大臣们向外走,公子乾却向着议事堂赶来。与在外面的大臣一一见礼之后,就直接进了议事堂。人还没到,声音先到:“渠梁,姚卫国那小子是怎么搞的?出去这一圈,连被兵都找不齐?”
听到大哥的话,秦孝公苦笑。等到公子乾进入之后,才笑着说到:“大哥,这个事情我们已经有解决的办法了!现在,我和你说说我的打算!”
然后,兄弟二人就在议事堂里面秘议起来!其他人是谁也不知道说了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