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5章:新王府(2/2)
皇宫中间的大门是给皇帝走的,大臣们只能走旁边的门,王爷可没这么大的排场。
刘璎等人进入大门后看到里面很宽敞,正面有个高大很长的影壁墙,墙上有很大的壁画。影壁后面是个大屋顶的建筑,那就是所谓的银安殿了。但是大殿正面朝西,所以进门后道路向左拐,走到那边的大殿正面有一个更宽敞的广场,四四方方的。
广场靠围墙一侧有一排房子,众人们从房前走过,有的还推门进去看看。
这些房子大多是公事房,有臣子们休息用的房间,有厕所,也有厨房和吃饭的地方。
在皇宫里可是没有大臣们吃饭的地方,也不会准备饭食,有经验的大臣上朝时会私下里带一些方便的干粮以充饥。刘璎讲究实际,不会限制人们的正常生活需要,他命人在这准备一个小厨房,提供简单方便的食品。
这里的几间公事房,其
实比大殿用处大,一般的会议都会在这里进行,而不是上大殿。
在公事房旁边有个大门,那边有个侧院,王府里辅助办公人员都集中在这个院子里。用现代话说就是秘书处、机要处等等。
众人的注意力主要还是那个大殿,大殿朝向西,就是朝向大陆方向,是尊大明为宗主国的意思。
大殿的基座很高,有七级台阶,上去就到了大殿的正门。
台阶的级数也是有规矩的,皇上的金銮殿是九级台阶,王爷是七级台阶。这规矩是不能破的,破了就是逾越,就是大不敬的罪过。
看着大屋顶房子的人们此时才注意到屋顶的瓦,那是普通民居用的瓦,是黑色的。这黑瓦非常显眼,因为人们看惯了彩色的琉璃瓦。
为什么不用琉璃瓦呢?因为此时烧制琉璃瓦的色彩有限的那么几种,并不能烧制出任意颜色的瓦。黄色琉璃瓦是皇上专用,别人当然不敢用;绿色很接近黄色,容易误会;蓝色的大多用于陵寝建筑,太不吉利了。所以干脆就用民间的瓦,制作精良一些就可以了。
刘璎站在大殿前看了看就准备离开,想去后面转转。
这时刘诠说话了:“怎么?王爷不想进入大殿看看吗?”
在家里刘诠可以称呼“大侄子”,现在有其他官员在,就得郑重其事的称呼王爷了。
刘璎对于礼仪不是很感兴趣,大殿里边当然会等级森严,这是刘璎不想进去的原因。可现在三叔说了,他不好扫大家的兴,只能点头说好。
众人登台阶进入大殿,不过大殿里空荡荡的。只见地面铺着青砖,非常平整,还有几根很粗的大柱子支起高高的房顶。主建筑都完成了,但是内部设施还没有。
正中位置上已经有个台子了,同样是七步
台阶。台子上应该有个王座,但是现在还是空的。完工后应该有个座位,放一把宽大的椅子,是国王坐的,还要有个案子。
王座前面的左右应该有两排太师椅,这是供有身份的大臣坐的,其余的臣子就只能站立了。
现代里的长条会议桌,大家坐着开会,这形式不符合古代的礼仪。在古代是皇上坐着,大臣们站着。
其实这个大殿的存在主要是个象征意义,使用的时候不多,不要说刘璎不喜欢虚礼,不喜欢排场,就是皇上与大臣们议事都另有地方,很少上金銮殿,只有重要的日子才用到金銮殿。
这是王府的第一进院子,是最主要的部分,特别是大殿,它是整个工程的重点,大殿建造完成就标志着王府的建成。皇宫里的大殿不止一座,可是这里只有一个大殿。
王府后面还有很多小院子,从正中大门进去是一条笔直的甬道,甬道两侧都是一个一个的小院子,门楣上都有个名称牌匾。这些院子分门别类,有书房,有住房,有厨房,仓库等等的,也有仆役住的地方。如果国王有很多妃子的话,够等级的妃子都要有独立的院子,当然现在的刘璎只有一个王后。
按说王宫的内院外人是不能进去的,特别是男子。不是吗?偌大的皇宫里只有一个正常的男人,那就是皇上,外人谁敢进去?现在刘璎还没有住进来,所有的院子都是空的,再者说,刘璎不讲究这些,于是众人进入内院参观。
其实也没什么好看的,都是普通房屋建筑,但是有个大花园倒是值得一看,花园的位置就在王府秘书院子的后面,一墙之隔。里面有个亭子和一个大水池,再就是奇石花草什么的了,也没什么出色之处。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