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遭遇土人(2/2)
还有通信很重要,但是路途遥远,在海底铺设通信缆的工程量很大,花费不菲,只能暂时搁置。
……
吕宋已经稳定下来,展七雄带领的远征舰队将继续他们艰难的行程。十一月初十,远征舰队的五艘舰船离开了马尼拉港口。刘珞率领一众官员到码头送行。
按照刘璎给他们的规定,展七雄还要带上一个本地的番人,这是为了与沿途岛屿上土著人的沟通。
各地的语言是逐渐变化的,相临近的岛屿上的人们语言差异不大,可以沟通。距离远的语言差异就大了。比如远征舰队了就有番人士兵,他们与吕宋的番人语言上有差异但是还可以沟通。
吕宋有汉人,自然就有熟番,懂汉语的番人很多。南洋一带岛屿密集,在这个范围之内,有这一个熟番做通事足够了。
展七雄手里有刘璎绘制的地图,当
然很粗略,也不十分准确。刘璎又不是地理学家,作为普通人,他知道的都是尽人皆知的常识。
所以展七雄要做详细的航海日志,和绘制航海地图。
按照刘璎给的地图,他们下一个大的地理目标是一个比较大的岛屿,刘璎说叫巴岛,实际上就是现代里叫做巴布亚几内亚的那个岛屿。巴岛非常大,长边有2500公里,比台湾岛长出六倍,按面积说要大十几倍。
刘璎说了,到了巴岛太阳就在头顶上了,就是到了赤道了。过了巴岛之后的航路将转向正东方向,刘璎说,方位方向的掌握就是保持太阳在头顶上,也就是沿着赤道一直向东。这个定位方法可以保证不迷路,一直到达美洲。
由于季节的变化,太阳角度也会有变化,需要按日历推算,懂得航海方位测量的人都懂这个道理。
现在是冬季,华北大地上正是天寒地冻之时,太阳的方位也转到了赤道以南,可是远征舰队却是越走越热,比大陆上炎热的夏天还要热。
每一艘船上的厨房里都有一个制作冰激凌的设备,就是一个木桶,里面有个旋转的铁桶,用手一摇就转动。用硝石制冷的原理很简单,实际操作更容易,用水果和糖就做出冰激凌。这是刘璎让准备的,在炎热的时候,每一天每人一碗冰激凌,如果有病人还可以额外关照。
现在就开始发放冰激凌了,这可不是为了享受,也不是多么奢侈,而是为了保护船员不要中暑,维持健康就是维护战斗力。
在赤道附近航行有一个优点,那就是极少有大风暴,这是气象科学的原理。台风、风暴都是产生于热带,造成灾害的位置是温带,比如中国的沿海和大陆,每年都会有台风灾害。
在大海上长时间航行,补给是经常需要的
,主要是淡水、新鲜蔬菜水果等。所以每隔一段时间遇到岛屿时就希望能得到补给。
热带植物种类特别多,其中就有有毒的植物,这就需要辨别。船上有番人,他们熟悉山林里的植物,知道什么能吃,什么不能吃。舰队还特别配备了农艺师,就是具备植物种类方面知识的读书人,到美洲寻找物种也需要农艺师来分辨。
这一天舰队遇到一个很大的岛屿,山林密布,是个理想的补给地。展七雄下令靠过去停船,派人登岛寻找水源。
船只靠近岛屿都要小心翼翼的,要不断的探测水深,避免搁浅。不过在大洋深处,极少有浑浊的海水,都是清亮透明的,肉眼观察再辅助以探测手段,一般不会出事。
最好是能找到一条河流,河里的水肯定是淡水,这要比找泉水更容易。如果找不到河流,最笨的办法是挖井,挖井也不是很难,找准了位置挖下去一两米也能见到水。
舰队带了一艘小型快船,叫巡九号,从名称可知,它是一艘巡逻船。
展七雄命令巡九号沿岸寻找河流,小船行动更方便。
有陆地的地方就会有河流,所以时间不长他们就回来报告说找到了一条小河。但是河流太小,只能用冲锋舟进入。
不管怎么说,找到河流就可以方便地取淡水,所以船队转移到河口处。
河流提供了淡水,正是这个原因,岛屿上如果有人的话,也会聚集于河岸两侧。这个道理展七雄还是懂的,所以他举起望远镜仔细搜索,果然,在不远处有非常简陋的窝棚,这就说明岛上有土人,为此,就要有防备了。
展七雄命令放下冲锋舟取水,同时带上武器,严加防备。
每一艘船都放下去一艘小艇,就有五艘了,水手们划着桨去河口取水。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