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再生于明初 > 第340章:花烛

第340章:花烛(2/2)

目录

这就是古代的盲婚哑嫁,都娶回家了才能见第一面。

古代女子很多没有正式的名字,但是陈家也是乡绅,所以还是有名字的,新娘子名叫陈桂怡,看名字就是书香门第。她弟弟叫陈桂杰,都是范了桂字的。陈桂怡比刘璎小两岁,过了年就16岁了。按现代标准这个年龄太小了,可是在古代很正常。

刘璎还要帮着新娘卸掉盛装,夫妻妇对饮合欢酒,然后就是所谓的“坐帐”,也有说“坐财”的,就是端坐在床上,一直等新郎官喝酒应酬回来。

洞房仪式过后,新郎官还要出去待客。刘璎来到前院的喜棚时看到里面灯火通明,觥筹交错,声音喧嚣热烈。

大喜棚里有十几桌,都坐满了宾客,虽说是冬季,也不觉得冷,气氛

倒是很热烈。这么多桌子都要去敬酒,刘璎感觉头大。幸好刘珞跟着来了,能帮助挡一挡。

不过刘璎的地位在那摆着,很多人都是要巴结他,因而都是极有节制的,虽说有新婚三天没大小之说,但也不会有恶作剧的,大多是恭喜祝福说些吉利话。

饶是如此,这么多桌子,一桌桌地敬酒也喝了不少,喝的脑袋晕乎乎的。

这酒席直到半夜才散了,刘璎头重脚轻地回到洞房。

打开房门感觉屋里暖暖的,炭火盆一直点着,用炭火盆是要有人照顾的,怕炭火烧尽了,也怕有炭气(一氧化碳气)。两个丫鬟都在房门边站着。从今天起刘璎这里已经有两个丫鬟了,多了一个新娘子的陪嫁丫鬟,名叫钗儿。

新娘的陪嫁除了这个丫鬟之外还有两户奴仆,住在那五顷地的庄子上。

洞房里点着灯,是两支龙凤红蜡烛,把室内照得很亮。

两位“全福太太”还在,见新郎回来了,叫人送来热乎乎的长寿面,让新人吃了方才端着碗筷走了。随后丫鬟菊花和钗儿也躬身退了出去。菊花临走还不忘说:“大少爷,桌上有醒酒汤。”

菊花的提醒很及时,此时刘璎就是感觉晕乎乎的浑身燥热,同时他也感觉到还是菊花对自己更上心,不由得心存感激。他偷眼看看新娘,见她已经摘下头上的首饰,脱掉了大衣裳,只穿着紧身的小袄,从而显出还是少女的身材,并不丰满。从今天起她就是自己的妻子了。

刘璎觉得嗓子干燥,他端起醒酒汤连喝了几大口,这才觉得舒坦不少。

妻子陈桂怡看着刘璎的举动,欲言又止,话没说出来,恐怕是彼此陌生的原因。刘璎也注意到了,他拿过一只茶杯,倒了半碗

茶,端到床前问道:“口渴了吧?喝茶吗?”

桂枝迟疑着摇摇头,可是见那茶杯还在眼前,刘璎的手并没有缩回去,她终于伸出手接了茶杯,轻轻地抿了两口,再把茶杯送到刘璎的手上。看来她真的口渴了。

此时刘璎才第一次看到妻子白皙小巧的手,心中有一股冲动。为了掩饰,他将剩下的大半杯茶水一口都喝了,把杯子送回到桌子上。

世人都知道“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所以刘璎也知道接下来就是最激动人心的时刻了。刘璎也是男人,此时已经成年,更何况他心理上还是成年人,并且是过来人了,有什么不知道的?他荷尔蒙上脑,心里激动着。可是成年人的心理开始让他犹豫了,无他,新娘子的年龄太小了,再过一个月她才满16岁,按现代人的观念还是未成年人。正常人都有性冲动,但是也都有理性,这也是人和动物的区别,人的理性是可以克制冲动的。

刘璎给自己倒了一杯茶,慢慢地喝了一口。屋子里很寂静,床上淅淅索索脱衣服的声音也能听到,刘璎望着喜烛的光亮发呆,只觉得身体燥热的不行,呼吸也沉重了。

刘璎知道,在喜床上还放有喜帕子,那是按规矩明日一早就要拿拜匣装了送到新娘的娘家报喜的,若是没有落红可怎么交代?想到此他意识到若是没有落红,这对于一个女子来说是极大的伤害。

如果在新婚之夜受到丈夫的冷落,不但是对新娘,对陈家也是藐视和屈辱。这可不是用现代伦理能解释的,时代毕竟不同,入乡就要随俗。

想到此,刘璎放下茶杯,移动脚步,向喜床走去,此时他觉得酒醒了不少,大脑清楚了许多。

——end——

目录
返回顶部